法国勃艮第产区2018年份官方报告:理想的年份

来源:勃艮第葡萄酒行业协会BIVB

编译及配图:陆江 | 葡萄酒在线

 

2018年份,从勃艮第北部到南部产区, 都达到了一致的令人满意的表现。极佳的天气,尤其是在葡萄采收季,使葡萄有着完美的健康状态,从而使采摘能够持续接近一整个月时间。

在伯恩济贫院(Hospices de Beaune)葡萄酒拍卖会之前的最初品鉴中, 人们已经提前了解到2018年份将是真正的伟大年份。

得益于一些非常多雨的天气,葡萄藤在冬季积累了一些储备,生长周期开始于冬季后期。当阳光在四月出现时,葡萄藤开始复苏,迅速发芽。温和的天气让这些植物赶上了滞后生长损失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四月的霜冻让整个产区为之担心,但所幸的是损害非常有限,没有影响到开花和坐果。

 

夏天持续的炎热和干旱,此外七月初还有些无伤大碍的冰雹风暴。葡萄藤持续快速地生长,一直持续到八月中旬。葡萄转色期略微偏长一点,炎热和缺水影响了一些较年轻的葡萄园(编译及配图:陆江 | 葡萄酒在线)。

尽管如此,由于水分在冬季得到重新的补充,大多数葡萄藤能获得很好的成熟,这也归功于理想的天气条件。

 

第一批葡萄是在八月的最后十天采收。开花期之后,由于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和气温差别很大,所以采收时间一直持续到了九月的最后十天。

 

葡萄果实极为健康,配合完美的天气,使每个酿酒师都能在最佳时机采收葡萄。整个产区的氛围都很平静,酒农们很高兴,因为这是个品质和产量双丰收的精彩年份。许多人认为这将是那么多年以来最好的年份之一。

 

白葡萄酒的酿造很顺利,尽管天气热,葡萄还是保持了很好的酸度。

 

在红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由于潜在的酒精度较高,需要更多点的小心和谨慎(编译及配图:陆江 | 葡萄酒在线)。

 

白葡萄酒

 

2018年份,白葡萄酒的香气复杂性令人惊喜。扑鼻而来的芳香,带着惊人的多样性,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土条件。这些酒带着些爽脆和漂亮的矿物口感。在口中,它们圆润浓厚,平衡且富有张力。

 

红葡萄酒

 

2018年份的红葡萄酒,有着诱人的深邃色泽。它们有着不错的结构感,强劲,单宁已经很好融合,上佳的果味集中度。这些卓越的葡萄酒,已有完美的平衡感,在进入青春期时已经达到了很好的适饮状态。

 

这是一个美味的年份,有着绝佳的成熟度。

 

 

 

跟陆江逛香港Vinexpo 2018酒展(下)

展会后两天继续走访……

因为香港Vinexpo酒展,是亚太区最有影响力的酒展之一,所以全球葡萄酒前十大生产国,除中国外,基本都有相对独立的国家展区。

尤其是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上攻城略地、近些年发展最快的澳大利亚,是本届酒展的主宾国,虽然现在中澳关系有点微妙,政治和经贸上有不少疙瘩,不过并没妨碍澳大利亚人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积极进取。

Vinexpo酒展期间不少大师班、研讨会和品鉴会,有不少值得学习。当然也有所谓国际一线的“中国葡萄酒市场专家”们闭门造车般地抛出的、并全体赞同的“中国市场仍是红葡萄酒占主导,是因为中国市场抵触冷饮,认为冷饮不太健康”的荒谬论调,看着中国市场夏日满街冰镇啤酒的旺销,我只能呵呵了。

大师班耗时比较长,所以我只参加了1.5个大师班。

0.5个就是中粮长城的大师班:

这届酒展中国葡萄酒生产商参展的仅有中粮旗下的长城,虽然第一天已经去他们展台看了看,不过没有试到代表长城最高水准的桑干西拉。于是酒展第二天,我还是决定参加,Drinkbusiness和长城葡萄酒举办的中国长城葡萄酒大师班的前半段,就为试试长城最高水准的酒。

 

“蒙面人”李士祎先生(长城酒业的总经理)在介绍长城葡萄酒的概况和合作品牌。他几乎把长城的历史,以及所有卖点都讲了一遍,的确是市场推广老手,不过时间讲得过长,自夸内容过多,听得有点疲劳。

当然李士祎先生这几年在中粮名庄荟和过去一年的长城葡萄酒上,动作很大,的确在努力激活这个陷入低谷的巨头,尤其在组织架构、渠道建设、市场策略,品牌推动方向上迈出很大步伐,划分战区、精简SKU、已确立5大单品,今年还计划要推出50-100档的大单品,突出酒品牌,淡化长城公司品牌,让酿酒师走到台前等措施。很积极,接下来就要看市场的反应。

 

花絮:李士祎先生还特别提到: 酒标酒名横写的是跨区调配的葡萄酒,竖写的是单一产区葡萄酒。

 

中国葡萄酒权威李德美老师是嘉宾(右一),长城桑干酒庄总酿酒师于庆泉(左一)。

桑干酒庄西拉干红2012,烟熏,香料,还有黑莓果味,重酒体,蛮有结构感,单宁有力比较细致,完整骨架,口感均衡柔滑,酸度中等,回味长,有些黑巧克力余味,还有一丝无花果干气息。新世界偏细腻风格,水准不错。

还有一款,为2008奥运会做的瓶内二次发酵的霞多丽起泡酒,歪打正着,瓶陈近10年,最近一年内除渣,初时有微微氧化气息,逐渐透出明显吐司面包,青苹果气息,细腻,有意思。

尝到了长城20年白兰地原浆,复杂,集中,圆润,品质不错,

 

另一个大师班,也是我的兴趣所在,加强型葡萄酒中的瑰宝波特酒。波特酒(Port)大师班主题是2016年份波特正式宣布出产。特别提一下,年份波特(Vintage Port)只有在酒庄认为上佳年份才会正式宣布出产。

大师班的嘉宾,都是波特领域的巨头们:

-赛明顿(Syminton)的主席Dominic Symington

-飞鸟庄(Quinta Do Noval)东主法国AXA保险集团酒业负责人Christian Seely

-Taylor Fladgate的市场总监Heath nick

 

这场大师班集中品鉴了下面这些几乎可以代表波特最高水准的一些波特酒。
Cockburn’s  2016
Croft 2016
Dow’s  2016
Fonseca  2016
Graham’s 2016
Quinta do noval 2016
Quinta do noval nacional 2016(最贵的常规出产波特)
Quinta da Romaneira 2016
Taylors 2016
Warres  2016

近年来极为难得的波特大师班。 各家风格差异明显,从饱满有力到柔滑细腻。既可以品鉴2016年份的高品质,也可以集中体验不同酒庄的风格差异。

备忘:Dominic Symington谈到2016年份部分年份波特的含糖量: Graham 3.8   Warre 3.65   Dow 3.4  Cockburn 3.4 ; 特别解释了波特陈年对含糖量的影响:不会影响含糖量,只会整合更好。

 

当然展会还有好看的人,有名的人,以及积极进取的各产区国或产区。。。。。

 

 

 

 

 

 

 

 

 

 

 

 

 

 

长和翡翠,一个“少走弯路”的中国精品酒庄的诞生

图文:陆江 | 葡萄酒在线

 

上个月底作为媒体应邀参加了宁夏新酒庄长和翡翠的开业庆典。虽说是开业庆典,其实看介绍酒庄注册开建是2013年10月20日,已有5年时间。

现在酒也出来了,我尝过几款,品质不错,也获了一些国际奖项,酒庄主体建筑、设备、葡萄园等建设也基本完成,种植、酿造、市场、销售、管理等团队也组建完成。市场推广和销售也思路清晰,已初见成效。

可以算是我见过极有效率的中国新酒庄的代表。

 

近些年有不少资本进入国产葡萄酒领域,不过因为国产葡萄酒酒庄的建立涉及方面极多,要极富前瞻性,稍不留神,某些方面决策失误,就有可能导致费时费钱费精力的后果,耽误进度不说,会为以后发展留下不少弊端,葡萄酒酒庄本已是中长线项目,一路踩雷,会生生把激情磨没,投入资本也会加倍甚至更多。

而我在2016年参加了中国葡萄酒市场品牌大师郭校长组织的研讨会,主题就是长和翡翠酒庄未来关于市场定位,产品选择,渠道选择等的头脑风暴。参与讨论的有不同地区不同渠道的葡萄酒市场专家,意见领袖,还有著名的精品酒庄庄主(创建人)等。

而这次遇到长和翡翠酒庄庄主张艳莉女士,她就特别提到,已经采纳了一些当时的建议。张庄主还说起,之前关于技术方面也做过类似研讨,所以在建庄初期就从不同角度,博采众长,把一些中长期的需求都考虑在内。还有很重要一点,长和翡翠酒庄请了国际酿酒大师李德美老师和葡萄酒品牌大师郭校长成为长期合作方。

说到宁夏葡萄酒产区,这是我今年夏天第二次来走访了。

9月25日到达银川机场,到市区酒店大约40分钟车程。见到了一些熟识的媒体同行和行业人士。傍晚一起到了长和翡翠酒庄的母公司长和实业集团,和其他嘉宾一起自助烧烤晚餐。

盐池羔羊肉实在是美味,烤串,汗蒸羊,羊蹄,羊排,羊杂汤,羊肝。

还有水果!香瓜,葡萄,灵武长枣!

第二天2018年9月26日天气晴好,上午酒庄安排来宾们首先参观葡萄园。然后参观酒庄主体建筑,主体建筑是单一独立建筑,包含了产品展示区,参观通道,品酒区,酿酒区,酒窖,VIP区等。 葡萄采收完,后续所有工作流程都在同一建筑内完成,设计很科学,工作区和参观通道是完全分隔开的,但又能实现参观生产流程的目的。

开业庆典上,长和翡翠酒庄庄主张艳莉女士,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酒类流通协会的王祖明秘书长等嘉宾致辞。明星嘉宾黄百鸣为大家献歌。

庆典结束,午餐小憩后,长和翡翠酒庄张庄主,和首席酿酒顾问李德美老师接受了媒体的群访。

李德美老师是葡萄酒行业的脊梁人物,也是中国在国际上最具声誉的酿酒大师,他回答了一些酒庄的葡萄园和酿酒方面的问题,介绍了不少相关的酒庄信息。

位于宁夏农垦集团黄羊滩农场3号区的长和翡翠酒庄葡萄园,经过土壤改良、品种选择、苗木采购、配套建设,历时三年建成葡萄园1236亩,葡萄园按品种和微环境划分为72个地块,严格执行不同的针对性种植方案,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地块的独特风土。实验种植区56亩共有28个试验品种,有机堆肥区20亩,实现了生物物料的循环利用。

酿酒葡萄完全来自自有葡萄园,11个量产葡萄品种,出产干红、干白、起泡酒。酒庄设计最大年产量为80万瓶,是标准的精品酒庄规模。

11个量产葡萄品种:

赤霞珠169,Cabernet Sauvignon

美乐,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

马瑟兰,Marselan

玛尔贝克,Malbec

霞多丽,Chardonney

小芒森,Petit Manseng小味儿多,Petit Verdot维欧尼,Viognier

西拉,Syrah

另外,也在尝试德国品种紫大夫Dornfelder,成品酒果味充沛,单宁柔和,市场反馈不错。

张庄主提到,酒庄其实是丈夫给她的爱的礼物,本来已经准备买个法国的酒庄,后来因为焦总(张庄主的丈夫)是宁夏盐池人,当地的自治区领导建议可以考虑宁夏产区,无论管理到资源都会相对有优势,还有乡情。所以最终酒庄……就在宁夏了。

张庄主还介绍了当时酒庄筹建的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心路历程。还谈到了自己本来也准备用当地都在种植的主流品种,不过和专家接触后才知道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块的风土来选择适合的品种,所以采纳建议,初始阶段,试种不同品种,来观察寻找适合的品种。

当被问到市场渠道时,张庄主也坦言,现在是靠人脉团购,但在通过品牌打造,合理定价,靠谱品质和服务,通过能真正满足客户需求,将第一次情面团购客户,转化出不少可持续购买团购客户。而且也清醒认识到起步阶段,靠人脉订单,是个缓冲,最终还是要靠产品吸引客户,抓好品质,做好品牌,走向全面市场化。

张总也提到她们和文创大牌Gogopanda的合作,除考虑长和翡翠的品牌定位与之对等,由于双方品牌目标受众也有较多重合,现在长和翡翠和Gogopanda合作,专门出了葡萄酒产品系列,现在市场反馈很积极。

左侧三瓶是Gogopanda系列的部分

 

媒体访问结束,张庄主的务实、面对建议的开放态度,以及看问题的眼界和高度,让我蛮期待酒庄的未来发展,希望能成为中国葡萄酒的又一标杆精品酒庄。

 

陆江(Maxime LU)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Wines of Portugal Challenge(Lisboa)等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专家评委; 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WINEONLINE.CN》主编;Decanter中文版撰稿人;葡萄酒行业咨询顾问;葡萄酒资深收藏顾问

从米歇尔罗兰对中国葡萄酒的建议,到国内首个单一葡萄园规程发布

图文:陆江 | 葡萄酒在线

 

近些年来中国国产葡萄酒发展迅速,各个葡萄酒产区的相继崛起,不少葡萄园和酒类生产企业在一些冲动或是没那么冲动的业内外资本的推动下,陆续建立发展,在市场上获得一定认可。中国葡萄酒产区在国内葡萄酒行业人士们的勤奋努力和积极进取之下,在国际葡萄酒界也获得不少尊重和重视。

不少葡萄酒厂的产品质量在国内外葡萄酒大赛里获得认可,越来越多的国产酒巨头也把品质作为重点来关注。 尽管成绩斐然,不过中国葡萄酒产区也面临其它新兴产区发展时的相同问题,粗放型管理生产带来发展瓶颈,以及产品同质化现象。

cof

 

前些年我在听到一些产区在谈打造自己的产区葡萄酒典型性时,会觉得有点怪怪的。因为产区典型性应该是随着对产区风土条件的深入细化认知,品种筛选和技术积累到一定成熟程度,然后慢慢自发形成,并从本产区的不同葡萄园和酒庄出产的产品里总结出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共同特质和风格,这才是产区典型性。

而现阶段大部分产区对当地风土的认知不够,以及种植酿造技术积淀的不足,葡萄品种选择比较盲目,都导致了无法总结靠谱的典型性,甚至有些把某些品种带毒病症特质或缺陷不足当成了典型性。


今年3月,世界级酿酒大师、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飞行酿酒顾问米歇尔罗兰,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也提到了这点,他说到了发现风土条件的重要性,从大的范围到小的风土,他特别对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方向上提了建议:现阶段发展思路该从大范围粗放风土认知管理,向小地块(单一园)风土特点的发现和潜力挖掘进行转换。

今年5月我去香格里拉产区走访时,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走过的中国产区中,单一葡萄园小地块风土表现差异最明显最丰富的产区。 很近的地块,出产的酒会有完全不同且特质差异鲜明的表现,我脑海里立刻提醒我,这地方是我了解的中国产区中很适合适用类似勃艮第产区葡萄园等级管理体系的地方。“太适合了!”。勃艮第葡萄园等级体系应该是我接触到最能体现细化小地块风土表现的产区管理体系之一。

也许中国单一园概念的产区管理体系样板,可以从这里开始,我蛮兴奋地和当地最大的葡萄园拥有者香格里拉酒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后,发现他们也已经不谋而合地开始走出这一步。

 

 

 

最近的好消息,经过香格里拉酒业的努力,中国第一个单一葡萄园管理理念的官方发布的地方性产区管理规程:《迪庆高原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DB5334/T 2—2018)在今年8月正式发布。

虽然这个规程还是个相对简单的版本,不过这迈出的第一步将会是中国葡萄酒产业里程碑式的事件。


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完善和适应中国本土管理文化的磨合,风土特点各异的单一葡萄园管理体系,会在下一步产区葡萄园管理中,尤其是精品酒庄领域,会带来产品品质提升、风格特点的多样性,更因地制宜的葡萄品种选择,产区风格特点逐渐清晰的重要推进。

这时候我们来谈国内产区风格典型性时才更有意义。中国葡萄酒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也将会真正到来。

 

 

陆江(Maxime LU)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Wines of Portugal Challenge(Lisboa)等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专家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专栏撰稿人、《Decanter中文版-醇鉴中国》撰稿人,葡萄酒行业咨询顾问,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讲师,资深葡萄酒收藏顾问和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