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意大利坎蒂产区巨头-弗朗西斯·瑞卡索(下)

图:陆江   戴军      文:陆江  王智慧

作为意大利托斯卡纳坎蒂(Chianti)葡萄酒产区的推动者,瑞卡索家族在研发和推广方面都做出相当大的贡献。这次瑞卡索家族第32代弗朗西斯·瑞卡索(Francesco Ricasoli), 来华访问,在北京葡道还举办专题品酒会,我也将继续分享对他专访中获得的相关资讯。

mp19610202_1434796683258_2

弗朗西斯·瑞卡索与葡道员工 / 陆江摄影

陆江:我们了解到您在种植酿造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研究尝试,比如克隆,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弗朗西斯:我们进行了大量重要的研究工作。15年前我们选择了一些非常的古老的桑娇维桑葡萄树枝条作为母枝。在3年的测试和研究之后,从中选出最健康的,不携带任何病毒的两株进行克隆。并将在官方进行注册备案。再延展一下,我们也在做详细的关于葡萄园土壤的研究:我们的葡萄园共存在19种不同类型的古老土壤,其中四到五种也是最主要对葡萄种植起到关键作用的土壤类型。我们从物理上和化学上对它们进行分析,界定它们的比例和范围,从而提出改进种植方案。

陆江:您对“超级托斯卡纳”,有何看法?

弗朗西斯:十五、二十年前比较疯狂,现在这股潮流已渐弱。酿造和发展的重心逐渐回归到本土品种,比如桑娇维塞上。我不知你是否了解,在Annata和Riserva(精选)之外,经典坎蒂(Chianti Classico)新增加了一种新的分类:最高标准精选级别(Gran Selezione,陆江注:这是2013年通过的新等级,要求更高)。这一更精细的划分也表明了葡萄酒产业的工作重心仍是大力发展当地品种。

mp19610202_1434796683258_3

布里欧(Brolio)城堡外的葡萄园 / 戴军摄影

陆江:自1993年重新掌握酒庄的所有权之后,您在酒庄发展的理念和技术上,做出了哪些调整?

弗朗西斯:决定葡萄酒品质的仍然是大自然,我认为科技的发展不是提供新的方式,而是帮助你少犯错误。桑娇维塞是非常敏感的品种,对于海拔、微气候和土壤的变化都非常敏感。所以我们在独立的葡萄园进行试验,对温度、氧气浓度和其他条件进行控制,分别得出带有芬芳花香的较轻酒体的和强壮有力的桑娇维塞,并最终进行混合调配。所以说,科学技术不是什么把葡萄酒做的更好喝的魔法,它只是保证所有的过程不出错,一切都如最初的预期,尽在掌控之中。

陆江:您的观点非常独特,我想这与您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有关,您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么?

弗朗西斯:我没有葡萄酒或者植物学的教育背景。在1990年之前我是一名摄影师,对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但也正因为我没有任何墨守成规的固定思维,我愿意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所有不同的观点并做出各种新的尝试。同时我也比其他人更好奇,我不会因为任何人说这杯酒好喝我就跟着说好喝,我一定要知道为什么。现在我肯定要懂的多了,热爱种植酿造学,这实在是门有趣的学科。我认为这跟做所有的工作一样,关键在于团队合作。一瓶酒的诞生是一个神圣的过程,从葡萄园到酒窖,要经历上千个步骤。我站在我的团队背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指导他们工作的方向,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预判,及时调整并作出正确的应对。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每一个人,无论是酿酒师、种植者还是其他人,都要尽力做好自己每一步的工作。而我的工作就是带好一个团队。

mp19610202_1434796683258_4

 

陆江:从事葡萄酒工作以前您是职业摄影,那么现在您还在坚持拍照吗?

弗朗西斯:现在很少了,不过还是会拍一点,都是用智能手机,现在的技术发展太快。

陆江:您对自然葡萄酒、有机葡萄酒、以及生物动力有什么样的看法?

弗朗西斯:我认为自然葡萄酒是一种不确切的说法,完全依靠自然的葡萄酒是不存在的,因为葡萄酒本身就是人工酿造而非自然生成的产物。让它完全顺其自然不加任何干预的发展,只会得到醋。

首先,我喜欢所有好喝、健康的葡萄酒。无论是自然葡萄酒、有机葡萄酒、以及生物动力法酿造出来的酒,只要是好喝、健康的,我都喜欢。

其次有机作为葡萄园的管理模式已经存在很久了,现代科技改进了这种模式。我认为目前大部分葡萄园采取的有机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应有进一步的改善,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机的做法,比如不用化学肥料而用天然肥料,但也并不是完全有机。生物动力也一样,有些理念可以采用,但整体有不少不科学之处。

0621012723

葡道瑞卡索(Ricasoli)品酒会的工作人员

陆江:那么在葡萄酒产业中,你们会采用具体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 

弗朗西斯:说实话,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才是我们所推崇的,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可持续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你没能看管好果园里的果实,你如何支付你的员工,如何进行明年的投资,如何继续运营。从自然可持续角度来说,我们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有求有予。

有机农业不但不一定是经济的方式,也不一定是保护环境的方式,因为你要用到铜和硫。而铜会永久存在于土壤之中,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分解。正确的作法应该是根据你所在的地区,和当地的气候,把握正确的时机因地制宜地去选择相匹配的的操作方式。

现代科技在这里就体现出它的好处:我们的DSS系统(season support system)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模型,分析数据并作出准确的预测。我们与意大利的几家研究所也有合作。你掌握的信息越多,你作出的判断就越准确。

所以我说我们不是有机,也不是生物动力。这就跟宗教一样,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过于极端,不能接受异于他们的行为方式。而我们就是更有包容性,从所有的种植管理方式中吸取其精华之处。我们不是纯正的有机、生物动力或者是工业化学模式,我们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博采众长,并坚持一种可持续,追求各方面平衡的产业模式。

*花絮:截稿时,刚好看到朋友圈里著名主持人戴军老师,正巧走访瑞卡索的布里欧城堡,征得同意后,在两篇文章中穿插分享几张戴军老师提供的酒庄照片。

mp19610202_1434796683258_6

 

陆江品鉴记录:

1.霞多丽干白:旧桶,用量适当。桶味果味能够保持平衡,集中度良好,酸度中强。有一定陈年实力。

2.桃红:果味芬芳,同时包含一些辛香料的味道。有一定集中度,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3.Ricasoli, Chianti del Barone DOCG 2013瑞卡索男爵坎蒂

相对简单,但表现出良好的果实成熟度和诱人的蓝莓、樱桃果香,些许香料味道,适合日常饮用。

4.Ricasoli Brolio, Chianti Classico DOCG 2012 瑞卡索布里欧, 经典坎蒂

比第一款多了一些复杂度。单宁更为细致。酒体中等偏重。

5.Ricasoli Rocca Guicciard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DOCG 2010瑞卡索洛卡存酿, 经典坎蒂。

果味之后,有细致的烟叶和香料味道,单宁如天鹅绒般柔滑,结构完整,有层次感,整体平衡,适合现在开瓶,也可陈年数载之后饮用。

6.Ricasoli Castello di Brolio, Chianti Classico DOCG 2010 瑞卡索布里欧城堡, 经典坎蒂 香气复杂,用桶控制的十分精妙。感受到明显的香料和黑巧克力味道。酸度中强,口中明显收敛,结构庞大完整,不弱的陈年潜力,平衡。采用开罐发酵。

0621013351

波尔多名庄不同年份的价格差距有多少

编译:王智慧

我们都知道, 同一款酒不同年份的价格差异是很大的。对于波尔多的酒庄们来说,在评分的帮助下,年份价格差到底能达到多少呢。下面是Live-ex对比和统计的结果,第一张表显示的是不同年份价格差较小的酒庄。值得注意的是,五个1855分级的一级酒庄的副牌全部上榜,表单上其他酒庄也都是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这其实是一个中国买家在主导的市场,他们购买时更多是看品牌而不是某一年份的实际品质。也正因如此,价格比较稳定。

不同年份价格差最小的酒庄

5

 

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不同年份价格差最大的酒庄——这里面70%顶级酒的高价是罗伯特帕克高分热捧的结果。帕克不仅仅是一个评论家,他对于买家是有强大号召力的: WS的James Suckling曾两次为花堡( Lafleu)2005年份打出满分,而它在下面的表上名列第二。高分和低分之间价格差异显著,这可以看出这些酒的买家比起品牌而更看重酒的实际品质。

不同年份价格差最大的酒庄

1

那么对于这第二张表来说,这个攀升200-300%的价格是合理的么,我们选择了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差最大的前五名的酒庄,用POP(价格/打分)来计算一下最高性价比和最差性价比的酒分别是什么。

6a00e55150c0be883401b7c7a0c3ea970b

*POP的具体计算方式:以整箱(12支)的价格除以20分为满分的打分(帕克打分扣掉80之后的分数,80分以下的酒都不值我们浪费时间计算)。分数越低,则性价比越高。

在这张图可以看出,用红色标出的2005和2009都是最差POP,同时也都是酒庄最贵的酒。它们也都是帕克给出的满分酒,只有一个例外是2005年的Lafleur(花堡),帕克给了95+,James Suckling给了100.

那么最便宜的酒也是最有价值的年份么。不是的,是在倒数第三、第四名体现出最好的性价比。就是那些打分在94到95的——与酒庄平均得分相去不大——出自不是最好也不太差的年份。很容易被买家忽视。

bordeaux5

但是帕克本人并没有忽视它们,克里奈教堂庄园(Eglise Clinet) 2007, 高柏丽(Haut Bailly)2006和修道院红颜容(Mission Haut Brion )2011都在得到最高分的年份之列。 而 梦玫瑰(Montrose )和花堡(Lafleur) 2008也都得到了相对高的分数。从帕克的品鉴笔记中可以看出更多:Montrose2008被描述为,“超级明星年份之一”;Lafleur 2008被称为“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年份里可以买的酒”;Eglise Clinet 2007的评语是“毫无疑问是年度Pomerol”;而Haut Baill y 2006被誉为“玻璃杯里的璀璨华裳”。

原文出处:http://www.blog.liv-ex.com/

 

 

 

访谈意大利坎蒂产区巨头-弗朗西斯·瑞卡索(上)

图:陆江   戴军      文:陆江  王智慧

坎蒂(Chianti)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知名度最高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提到坎蒂(Chianti)产区的历史总是会提及一位男爵的名字,他就是坎蒂(Chianti)葡萄酒之父:贝蒂诺·瑞卡索男爵(Baron Bettino Ricasoli,1809-1880)。

wine2015-06-19f贝蒂诺·瑞卡索男爵(Baron Bettino Ricasoli)

1872年贝蒂诺·瑞卡索男爵创立了坎蒂(Chianti)葡萄酒的配方公式。同时他其实还是意大利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意大利的统一就有他的重要贡献。因此他也曾任意大利历史上第二任首相(1861–1862),后又二度当任首相一职(1866–1867)。

离开政界后,他潜心于农业和葡萄酒,经过不懈努力,瑞卡索家族的布里欧(Brolio)的葡萄酒于1867年,在巴黎世博会上获得了第一块金牌。此后不断进取,并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根据美国著名分类世界家族企业的杂志《家族企业》报道,瑞卡索家族还是排第四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家族企业,也是葡萄酒行业排第二古老的家族企业。

瑞卡索和葡萄酒的渊源:自1141年,瑞卡索家族正式拥有布里欧城堡。1584年家族再次兴旺。早在17世纪就有第一次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出口的记载。到了20世纪,布里欧葡萄酒早已为人们熟知,并出口到世界各地:中国、沙特阿拉伯、南非、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和在非洲的英国殖民地。

1993年瑞卡索家族第32代弗朗西斯·瑞卡索(Francesco Ricasoli)开始掌舵家族酒厂,经过不懈努力酒庄又显昔日荣光。本月弗朗西斯·瑞卡索先生正好来华访问,在北京葡道,我对他进行了一场专访。

wine2015-06-19l

瑞卡索(Ricasoli)家族族谱树

我(陆江)首先问,“这是您第几次来北京?”,

“第三次了。”

“那您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变化。近年来意大利酒在中国消费者中越来越流行,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和发展,中国市场的产品从波尔多一家独大到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多样性,人们开始懂得关注酒的品质和价值。那么您对于中国市场是如何评价,对意大利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远景有何预期?”

弗朗西斯停顿了一下,思考了几秒钟,说:“对我来说,去对中国市场去下一个判断是很难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各个区域之间有太多差异。从意大利人自身来说,需要跟中国市场有更多交流,才能将意大利酒的定义和它的动人之处传播出去。”

“在中国很多人都参与过法国葡萄酒的品鉴或课程,我认为意大利葡萄酒也需要多开展类似相关的教育培训,让人们认识意大利葡萄酒,认识到它和法国酒有何不同。至于长期发展,中国市场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市场需要时间去开发,消费者需要精力去培养。中国市场飞速的变化让人觉得现在就对它去下个定论,未免言之过早。所以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wine2015-06-19j

弗朗西斯看着我又说:“其实您现在做的工作——葡萄酒教育,对我们意义重大。”

“中国消费者需要对葡萄酒有更多的了解:什么是葡萄酒?怎么去喝?怎样的餐酒搭配能够相得益彰?”

“另外,我们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渺小的,需要意大利官方也努力去进行市场推广和宣传。让更多的人接触到那些美好的意大利产区,比如托斯卡纳、皮埃蒙特等等——知道它们和波尔多一样,是葡萄酒的世界里至关重要的存在。让消费者了解到桑娇维塞和内比奥罗,它们和赤霞珠相比到底有何不同。葡萄酒未来的发展的取决于葡萄酒教育推广和普及的力度。”

说到这里,正好引出了我想问的另一个问题:“推广和教育活动需要官方的努力和引导,而意大利目前推出的一些推介似乎很凌乱和缺乏规划,会让人觉得市场定位不是特别清晰。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确实如此,意大利的葡萄酒推广机构们相比法国,没有那么活跃,需要更多努力。推广在意大利是各自为政,而不是在国家层面对意大利葡萄酒文化去进行推广,这其实真的是需要改进的。”说到这里,弗朗西斯流露出略有无奈的表情。

wine2015-06-19h (1)

弗朗西斯·瑞卡索(Francesco Ricasoli)/陆江摄影

“我们了解到您的家族在19世纪推动了产区命名体系的建立,这是对整个意大利葡萄酒产业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么您现在是否仍与当地政府以及协会在公共事业方面,比如制度完善、产区文化推广等有合作?”我又追问道。

在回答这问题时,弗朗西斯似乎眼睛一亮,“我的先人是Chianti调配方案的创始人,他对于托斯卡纳的重要性犹如唐佩里侬(Dom Pierre Pérignon)之于香槟。这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全心全意在为意大利葡萄酒的发展而努力,比如为经典坎蒂酿酒协会(Consorzio Vino Chianti Classico)在波尔多寻找合作可能性。但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的力量始终是微弱的,我们期待整个国家对意大利葡萄酒的推广能够更加重视和支持。”

wine2015-06-19d

布里欧(Brolio)城堡外的葡萄园 / 戴军摄影

那么,您对坎蒂(Chianti)葡萄酒的发展,有什么想特别提一下的吗?”我当时脑子有点停顿。

不过弗朗西斯的思维还是依旧逻辑清晰:“首先你要分清坎蒂(Chianti)和经典坎蒂(Chianti Classico)这两个不同的DOCG。从地理上来说,经典坎蒂(Chianti Classico)法定产区的大小差不多等同于圣爱美浓(Saint Emilion),出产最顶级的精品葡萄酒。而坎蒂(Chianti)的面积要更大些。”

“未来桑娇维塞这个品种将作为产区的明星品种进一步体现其重要性。这是我们产区的独特标志,它拥有丰富的樱桃、李子风味,充满香料气息,也是非常适合搭配食物的品种。” (未完待续)

wine2015-06-19c

布里欧(Brolio)城堡 / 戴军摄影

 

 

 

A Brief Description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le Wine Region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le Wine Regions

Text & Photo by Maxime LU

After diminishing for 10 years, China’s tariff on Chilean wines has finally been reduce to zero, Chilean wine thus once again become the focus of importers. It also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particular since CCP’s policy to clampdown in gifting to officials and ostentatious display of wealth in 2012; the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the repeatedly tightened country’s economic policy; transformation of the wine market and consumer consumption concept matures. All of these factors have shifted the market from its corporate and official consumption market, to a personal consumption-based market. With its high price-performance and diversity, Chilean wines naturally became more and more the choice of consumers.

chile11

Apalta region/photo by Maxime LU

Chilean wine price-performance is usually the most mentioned advantages, which I will not repeat here, let’s focus on a keypoint of its diversity this time: the timeline of discovery of its wine regions, and its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Wild Times” of last four decades. In the last century, due to political and other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 was slow before 70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ine industry was basically began in the late 70s, so the last four decades has been a period that re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modern Chilean appellations.

chile10

Let’s briefly introduce Chile and its wine regions here. Chile is a Panhandle land, to the west is the Pacific Ocean, with more than 4000 kilometers of coastline, stretching to the east is the towering Andes, to the south is the Antarctica ice sheet, to the north is the Atacama Desert, Chile is just over 100 km in width averagely and an earthquake-prone zone, which further contributes to its extremely complex and diverse land features, topography, soil types and micro-climate.

chile9
In 1979, the famous Spanish winemaker Miguel Torres (Miguel Torres) arrived Chile and started making wine in Curico valley. His arrival has since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 which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wine industry. He was the first who introduced the advanced temperature-control stainless steel fermentation tank, French oak barrels, and clones of few varietals, all of these have revolutionized development of both viticulture and wine-making technology of Chile.

chile7

1980s – Started exploring the coastal area and began to develop vineyards at the Andes foothills areas. In 1982, Pablo Morandé opened vineyard in the cold and windy Casablanca Valley after visiting Los Carneros Region, California. (Los Carnero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Napa and Sonoma ).

chile6

Then in the 1990s, Chilean gradually developed a new batch of excellent wine reg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1993 – Limari Valley
1993 – Bio Bio Valley
1995 – Malleco Valley
1997 – Elqui Valley
1998 – San Antonio Valley

chile4
In 2007 Fundo Lechagua Winery started up a vineyard at Chiloe Island, more than 1100km south of Santiago. Vina Momberg located near the Lake Districct town of Osorno, started producing Pinot Noir and Sauvignon Blanc.

chile8
In 2012, to facilitate management, Chilean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Service (SAG) has declared three official wine producing zone: the coastal area (Costa), the Andes area (Andes) and the between mountain ranges area (Entre Cordilleras), covering areas throughout Chile.

chile1

chile2

In 2013, Marcelo Papa, winemaker of Chile’s largest wine group Concha y Toro, mentioned during his interview with Decanter that Chile is constantly in search of suitable terroir to develop vineyard in the new viticultural area, making it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ctive wine producing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last few decades, although Chile has opened up quite a lot wine-producing areas and developed a number of regions with unique terroir, from its north to Copiapo Valley and Huasco Valley of Atacama Region, from it south to the Cautin Valley and Osorno Valley, but Chile still has great potential to be tapped. There are certainly a huge development space of the Chilean wine industry.

chile3

wine map of c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