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欧兰俱乐部活动总结157“喝完这瓶可能不再舍得开的里奥哈老酒局”

周日下午里奥哈老酒局开场。迟到的主办方还特别贴心的主动提出补了一瓶1990年的意大利Castello Di Querceto进来给一边计划着开桌麻将一边等他的大家。

刚从里奥哈回来的陆江老师在开喝之前兴奋地分享了他的行程,说玩说喝更少不了吃,老爷爷秘传的烤蘑菇、炸五花肉、连点了两三盘的虎皮尖椒、肥猪肠、烤羊排、烤羊脑、分子料理、大樱桃、比三个人的脸还要大的大鱼、还有火腿火腿火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重点肯定还是说酒庄,我们当天要喝到的Tondonia和Muga。说到里奥哈的地块、葡萄园、酒窖、橡木桶、分级、价格、以及今年的倒春寒给酒庄带来的伤害。也分析了里奥哈地区能有如此强悍陈年实力的原因,比较了氧化和还原酿酒方式特点,也幻灯片带大家看到酒庄们有多好看。

老酒,惯常要做一些开塞的搏斗。

细腻优雅的Bodegas LAN,跑偏了跑出不寻常路的Bodegas Muga Reserva,似有茶香的Bodegas Crianza,完美的Tondonia,经典稳定的Torre Muga Reserva,陪伴我们过了愉快的下午,顺便说说,这些珍稀的老年份,在它们自己酒庄的酒窖里也未必有存货的哟。

Rioja Vina Lanciano, Bodegas LAN 1970
透出很精致细腻的香气,香料,红茶,肉汁,枯树叶,咖啡豆等气息,中等酒体,酸度活跃,细致优雅,柔滑,单宁中弱,回味中长。47年时光,从香气到口感,就是一个词:“风淡云轻”。

Reserva, Bodegas Muga Rioja 1978
甘草,酱油味道,氧化特点明显,入口有点老波特风味。很可惜,买的这箱1978年份的酒里,之前开过三支都不错状态,这次是第四支,垮掉了。

Crianza, Bodegas Muga Rioja 1981
咖啡豆主导,蘑菇干,香料,红茶,中等酒体,活跃,单宁中弱,细致,有一定集中度,有一定层次,回味长。

Vina Tondonia, Reserva, Lopez de Heredia Rioja 1982
皮革,香料,枯树叶,中重酒体,集中,酸度活跃,富有层次,单宁中等强度,酒体细致均衡,回味长。

Torre Muga Reserva,Rioja 1994
黑莓,香料,烘烤气息,黑巧克力,西梅,一丝咖啡豆,重酒体,单宁强且细腻,完整的结构,酸度中强,集中度不错,整体口感平衡,余味中有咖啡豆,皮革气息,回味长。

Castello di Querceto La Corte 1990
香料,皮革,红茶,咖啡豆,甘美,重酒体,单宁强,有一定厚度,有一定层次,柔滑,酸度中强,回味长。

这支超托,品质不错,可惜软木塞有点烂心,之前连barolo名厂也遇到过烂心软木塞,开瓶时要按老酒看待。

Castello di Querceto La Corte 1990 ,来自意大利的乱入

你不会以为最好的啤酒都在德国吧

文:王智慧 | 葡萄酒在线

如果啤酒也有江湖,那么比利时啤酒的地位大概相当于少林和武当,而且在大部分江湖儿女的心里,地位要凌驾于德国之上。如果说澳大利亚是坐在羊背上的国家,比利时肯定是趴在啤酒桶上的。据统计2011年比利时人均饮酒量约为78公升啤酒,换算成330毫升的易拉罐是236罐——若把这个其实相对保守的数字仅均摊给有饮酒习惯的成年人的话你想象一下,瞬间肃然起敬有没有?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他们的人均饮酒量甚至高于以豪饮著称的德国人,不过比爱尔兰人还差一点。

以上几款比利时啤酒:粉象、林德曼、杜威、白熊,你应该都很熟悉吧

虽然成名已久,比利时啤酒反倒是没有出过太多的法律和限制,把自己条条框框圈起来,所以啤酒品类和风格非常的丰富多元化。看过一本搜罗各国奇闻异事的书,提到比利时拥有近1500种不同发酵方式酿造的啤酒,540家独立的酿酒商,35000多个啤酒馆。它是世界上啤酒种类最多的国家,自80年代以来精酿啤酒成为主流。2016年比利时啤酒及酿酒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比利时传承数百年的啤酒酿造技艺,随处可见的啤酒厂、博物馆、酒馆和酒吧告诉你,这是他们应得的。

↑↑↑这家用你熟悉的粉象做logo的酒吧因为有2004种啤酒选项曾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而现在啤酒的种类已增加到2600多种,他们的啤酒单子厚的能当字典看。
修道士啤酒的起源
不过虽然鼓励创新和多样性,该坚守的还是要坚守,该保护的品牌也还是要保护,所以“Trappist”就成为了含金量越来越高的名词。粗略理解起来,就是修道院啤酒的意思。

中国的和尚是不能喝酒的,说它是“迷魂狂药,烈于鸩毒”,欧洲出家人则从来和酿酒业密不可分。比利时的修士们早于西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并把酿酒技术传播给普通百姓。准确的说,这些修士是严规熙笃隐修会(拉丁语:Ordo Cisterciensis Strictioris Observantiae)的修士。一个严格遵行圣本笃会规的隐世天主教修道会,又称特拉比斯会(Trappist),是熙笃会的一个分支。

从圣本笃规条(Rule of Saint Benedict)中可以看出这些修士们一直就有劳动最光荣,要让自己投入到耕作和生产里去这样的传统。究其原因,首先肯定有了收入可以维护修道院的基础设施以及更好的推动地方慈善事业。然后还得是修士有文化,种麦子、消毒、发酵、酿造。。。这些复杂的工序和微妙的掌控,过去又没有现在这样高科技的设备和环境,必然要求他们具有相当的化学、生物、农业、物理甚至精深的医学知识才行。另外小编觉得还因为他们正好有个这个时间,八小时念经、八小时睡觉,剩下八小时干点啥啊,不如发挥自己的学霸特长酿酒啊。。。当然了,比利时心灵手巧的修士们其实也生产奶酪啊、葡萄酒和烈酒,甚至还做护肤品。

ITA是什么
1997年,六家比利时、一家荷兰和一家德国的特拉普会修道院为了避免”Trappist “的名称被滥用,成立了ITA(国际特拉普会联盟,TheInternational Trappist Association),并制订了ITA标志,将此标志给予生产过程合乎联盟生产规范的产品。

只有二十个协会成员才有资格对自己的产品提出给打上”AUTHENTIC TRAPPIST PRODUCT”的 logo的申请。提出后,协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就会着手审理工作,包括收集资料啦,现场勘察是否符合生产规定啦,组织品鉴以确认其品质啦等等。

ATP许可每五年要重新申请一次。同时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产品必须在Trappist的修道院内由修士亲自或者在他们的监督下酿造

生产与商业操作须符合修道院规范和精神。

必须是非盈利性的,所得须用来做修道士生活费、修道院建筑的维护,如有剩余的钱,须捐助慈善机构与帮助有需要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ITA并不代表某种具体的风格和酿造方式,它只是具有法律效力,划出了一道高高的门槛,并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些信息和保障。虽然总部及核心成员都在比利时,但是它还包括有许多比利时之外的熙笃会成员。它更像是是啤酒文化里的一座圣殿,住着二十个守护神祗。在二十个成员里,生产啤酒的一共有十二个,以下我们会挨个讲讲看。

Abbey Beer和Abbey Beer Style
这里要厘清另外两个概念,Abbey这个词本身也是修道院的意思,最开始是应粉丝对Trappist的热爱而生。它与Trappist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bbey Beer的生产不需限定在修道院之内。它可以是非严规熙笃会的修道院在院内自酿的酒,也可以是获得认可的修道院委托授权,酒厂自行制作行销的产品。酒厂保证将部分收入所得用于支持修道院的慈善事业和文化推广即可。且修道院拥有审核酒厂的销售和宣传方式的权利。

1999年,比利时啤酒公会(The Union of Belgian Breweries)建立了Abbey Beer认证:Erkend Belgisch Abdijbier (Certified Belgian Abbey Beer)。对Abbey Beer的生产商提出了一系列在品质、生产、销售上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成员有53个。Abbey Beer同样更像是一种实力的认证而不是某种风格。

此外还有些酒厂的修道院啤酒既无ITA认证的”Authentic Trappist Product”,亦无比利时啤酒公会认定的”Erkend Belgisch Abdijbier”,有时它们被称作修道院风格的啤酒(abbey-style beers),如St. Bernardus的St. BernardusAbt 12。

十二家ITA修道院啤酒

Achel
Sint-Benedictusabdij De Achelse Kluis
比利时

属于安和隐修院(Achelse Kluis),成立于1686年,法国大革命时被破坏,二战期间又被德军再次严重破坏。1998年在其他修道院的帮助下坚强重建,2001年开始推出自己的Achel系列。

Achel 8,轻酒体,金色,有花香,口感精致。也是它唯一的瓶装对外出售的Trappist系列。“Five Pale”和“Five Brown”都只供给修道院招待处。

Chimay
Abbaye Notre-Dame de Scourmont-lez
比利时

属于斯高蒙特圣母修道院(Notre-Damede Scourmont Abbey),成立于1850年。1862年便已开始制作啤酒和奶酪并出售,以供应修道院的各种开支。他们的第一只酒是”Chimay Première”,如今被称为Chimay Red Cap,是一款棕啤,清晰突出的水果和杏仁香气,苦味适中,泡沫绵密,口感顺滑。除此之外它们还出售另外几款:Chimay Blue Cap、 Chimay Triple和Chimay Gold。

Engelszell
Stift Engelszell
奥地利

属于安格斯翟尔修道院(Stift Engelszell),建于1293年。一战后由一群被法国修道院驱逐的德籍僧侣重建,才变成严规熙笃会的修道院,坐落于多瑙河畔。2012年时才在啤酒厂们的帮助下,重新开始拾起因几经劫难当时已停掉的啤酒业,还被华尔街日报报道过,最后成为第八家加入联盟的修道院。三款酒的名字,Gregorius, Benno, 和Nivard都是在向历史上三位担任过重要职务的僧侣致敬。其中最特别的Gregorius, 使用法国阿尔萨斯的葡萄酒酵母,有独特的酸感和甜感,巧克力香气和蜂蜜口感温暖收尾,让人回味。

光喝酒不能算有格调,你能有与之相配的原厂定制杯才行,比如这一只

La Trappe
Abdij Onze-Lieve-Vrouw van Koningshoeven
荷兰

属于柯尼修分圣女修道院(Our Lady of Koningshoeven),位于荷兰。La Trappe曾一度因为酿酒任务繁重,年事渐长的修士们人手不足精力也不足,将酿酒一事委托给酿酒厂,并因此被严格的ITA收回认证。经过多年沟通和重新让僧侣部分介入生产流程和加强生产监控之后,才回来了。

旗下有好几款酒,
“Blonde”、”Dubbel”、”Tripel”、”Quadrupel”、”Bock Beer”、“La Trappe Isid’,还有一款独特的生物动力啤酒“Puur”,和一款非常罕见的修道院白啤,“White Trappist”,酒精度5.5%,清爽芬芳。

修道院啤酒常见的几个类型:

Dubbel:相较”普通”的修道院啤酒,用了两倍麦芽。酒体为中等到厚之间。酒精介于 6~7.5%

Trippel: 相较”普通”的修道院啤酒,用了三倍麦芽。酒体为轻至中,酒精浓度介于 7~10%

Quadrupel:相较”普通”的修道院啤酒,用了四倍麦芽。色深,常有黑糖味,酒体厚。酒精浓度更高。

Orval
Abbaye Notre-Dame d’Orval
比利时

属于欧佛圣母修道院(AbbayeNotre-Dame d’Orval),位于卢森堡,建立于1132年。Orval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添加了两次啤酒花,第一次是酿造过程中,第二次是在酒窖里,熟成阶段。将干燥后的啤酒花加入酒液以提升酒花香气,这种做法被称为dry hopping。Ovral只有一款啤酒,酒精度6.2%,拥有明显的矿物和麦香。

Rochefort
Abbaye Notre-Dame de Saint-Remy
比利时

属于罗什福尔修道院(Rochefort Abbey),或者叫圣雷米圣母修道院(Notre-Dame de Saint-Rémy)。原已在战争中破败,1887年被Achel 修道院买下重建,并于1952年开始贩售Rochefort啤酒。”Trappistes Rochefort” 是一款棕啤,经瓶中二次发酵,独特的香料咖啡香气,足以打动最挑剔的品评家。这里值得指出的一点是,也是因为“瓶内多次发酵”的工艺,才造成了修道院啤酒颠覆我们对啤酒概念的现象:可长达十年的保质期。

Spencer
Saint Joseph’s Abbey
美国

属于圣约翰修道院(Saint Joseph’s Abbey),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建于1950年,在做了多年果酱之后,在其他修道院的帮助下开始酿酒。旗下有Ale,Stout,也有Quadrupel ,总的来说偏好饱满复杂的风格。

Fontane
Abbazia delle Tre Fontane
意大利

属于历史悠久的三泉修道院(Abbazia delle Tre Fontane),史载修道院在6世纪时便已存在。三泉修道院内共有三个教堂,传说其中三泉圣保禄堂为使徒保罗被斩首殉道的地点。说保罗的头颅落地后在地上弹起的三个位置皆涌出水来,便是三泉修道院的名称的来源了。曾因被拿破仑军队洗劫而破败,后经多年努力重建。2014年,三泉修道院开始生产啤酒,并于2015年取得ATP认证,成为第11家拥有此认证的修道院啤酒厂。这款啤酒根据几辈子前修士所载的古法酿造,有桉树的香气,轻盈温暖。酒精度8.5 %,只在修道院的商店和罗马的几家餐厅里才有售卖

Westmalle
Abdij der Trappisten
比利时

属于维思马力修道院(Trappist Abbey of Westmalle),建立于1791年,1836年开始酿酒。生产Double和Triple,使用瓶中多次发酵,号称没有两瓶的味道是完全相同的,口感基本取决于啤酒的年龄、保存方式和侍酒温度。

Zundert
Abdij Maria Toevlucht
荷兰

Zundert Trappist, Trappistenbrouwerij De Kievit

属于圣母庇护修道院(Abdij MariaToevlucht),位于荷兰,建立于1897年。2009年开始酿酒,2013 年成为荷兰第二家获得ATP认证的酒厂。只有一款酒,以原产地Zundert命名。酒精度8% ,瓶中二次发酵,香气繁复,口感浓郁,香料和令人愉快的苦味在口中久久徘徊。

Westvleteren
Abdij Sint-Sixtus
比利时

属于圣西思笃修道院(Saint Sixtusabbey),正式创立于1831年,1838年开始酿酒,是修道院里名气最大的一个。一共生产三款酒,看着随意到极点,酒标也不贴一个,全靠酒盖区分。

但这不妨碍Westvleteren 12号在啤酒发烧友心里封神——在2006年第一次在权威的啤酒网站Ratebeer拿了第一位以后,此后一直霸占这个位置再没被动摇过。为什么会这么红,一个是因为它们好喝,一个可能是它们无心插柳的饥饿营销。它们大牌到什么程度,修道院会定期在网站上更新,哪天的哪个时段可以预订哪款啤酒,啥时候你能来取货。一次最多只能定2-3箱,预定时要留下电话号码,你开什么车来提货,车牌号也得留一下,顶级奢侈品售卖的事逼程度也就不过如此了。它还特别注明不可倒卖。。。简直是推波助澜。而Westvleteren一直以一种很搞不明白你们这群人发什么疯的姿态站在那里,无论跪求的人有多少,也不肯多做一瓶。

Mont des Cats
Abbaye du Mont des Cats
法国
最后,法国的 Mont des Cats虽亦属特拉普会,但并无ATP认证,我们就直接跳过它了。

资料参考:维基百科
http://www.trappist.be
知乎

微信号:WINECLOS

美食 | 美酒 | 旅游| 八卦| 分享,欢迎关注我们

小龙虾花式配酒建议

文:王智慧 | 葡萄酒在线

夏天的三个关键词,西瓜,凉啤酒,路边摊。

路边摊上应季的食物除了烤串,还有小龙虾,你可以呸呸呸吐一地壳的那么吃,也可以配一瓶好酒带着满满的高级感去吃。

不同做法的小龙虾,我们建议配不同的酒。

1. 十三香小龙虾 配 教皇新堡

关键点是十三香,是指包括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白芷、干姜等等在内的13种材料混合制成的配料。这种情况我想推荐你一款教皇新堡,酒体复杂饱满,口感浓郁,富含香料香气的那种。教皇新堡产区法定葡萄品种正好有十三个,不妨找到那款包含了全部十三个品种的教皇新堡,看它能跟十三香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 酒糟小龙虾 配 米酒/清酒

小龙虾无外乎要过油要炸,这一款精华之处在于酒糟加料,酒香汁甜就会渗入鲜嫩的虾肉里给你特别的感受了。配一杯香糯清甜,同根同源的米酒必然再合适不过,也可以尝试一下辛口的清酒,浓郁纯净的米香能配合酒糟的香气特质,偏刚强微辛辣的酒体最能让你感受到大口喝酒吃肉那种今夕何夕人生几何啊的乐趣。
3. 香辣小龙虾 配 长相思

如果是个口重的人,喜欢刺激,对红彤彤的香辣小龙虾情有独钟的,剥完虾壳还会舔舔手指头的,那就挑一款酒体饱满一些,有草本和香料味道的长相思吧。既可解辣,又有化解油腻,容易搭配食物的好酸度,提升口腔的愉悦感。夏天本来就应该是白葡萄酒的主场啊。

4. 白灼小龙虾 配 香贝天

所谓白菜萝卜各有所爱,有多少喜欢重口的就有多少喜欢原味的,剥开外壳,除掉泥肠,雪白虾肉,鲜嫩Q弹。这时候我会推荐你一款酒体饱满一些的勃艮第,优雅柔滑酒体与细腻的肉质般配,恰到好处的力度也hold住它的油脂感。唯一的问题就是不过饱满细致一点而已,有必要直接要上升到勃艮第香贝天(Geverey Chambertin)的高度么?这就看你咯,想想喝贵一点,再吹毛求疵的人也闭嘴不敢多挑毛病的样子,是不是很愉悦。

5. 酱爆小龙虾 配 Amarone

酱爆小龙虾,就是加豆瓣酱爆炒咯。这比较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偏咸偏甜。这里要推荐Amarone给你,意大利东北部Valpolicella的特有酒款,用风干后的葡萄干酿出的酒。浓郁强壮,集中浓缩,hold得住一道有酱汁的菜,而且风干带来的高酒精度和果干和黑巧的甜美口感,也可完美驾驭住它的甜度。酒的强壮是渐进式的,并不是一记蛮横的直拳,在配餐时酒体会有更丰富变化,值得细细体验。

6. 冰镇小龙虾 配 冰镇黄酒

冰镇龙虾清淡些,所以油少点爆出香味就好。烧好后放在冰块里,肉质紧实弹牙,冰凉虾肉触感调戏温热舌尖,这暧昧是专属于夏天的。配酒的话,选择清爽型的黄酒冰着喝,香气清淡香醇有茶韵那种,也能配合调料的香料感。剥只小龙虾来下酒,浅酌慢饮真是再好不过。洋气一点也可以考虑气质很接近的雪莉和马德拉。

微信号:WINECLOS

美食 | 美酒 | 旅游| 八卦| 分享,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