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窝的葡萄园,新疆和硕产区

 

 

图文:陆江 | 葡萄酒在线

 

2015年第一次得知新疆和硕是个葡萄酒产区,因为那年我在某国产葡萄酒竞赛里做评委,当时盲品品评中,对一款酒的不错品质留下蛮深的印象,这款酒最后获得了金奖,等最后揭晓获奖酒时,我才知道是来自于陌生的产区新疆巴州的和硕县,是当地精品酒酒庄国菲的赤霞珠干红。

因为我是多个媒体平台的撰稿人,酒类为主,也写吃喝旅游,近些年来基本都在走访国外酒产区,相反国内的酒产区却极少有机会走访。对国内产区的实力,以及一些优秀酒庄的认知,更多的都是我在给国内外一些葡萄酒竞赛做评委时,通过品鉴来认识的。

其实我蛮期待能实地多走访一些国内产区。也希望能多写些相关的文字,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国产酒庄和产区的进步和实力现状。心随人愿,今年已经走了几趟国内产区,本月去的就是新疆和硕产区,还走访了那次记忆深刻的国菲酒庄。

先了解一下和硕产区,和硕气候属于暖温带干旱性大陆气候,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热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非常少;和硕的土壤多为沙砾结合型,不仅可以帮助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热量,而且上佳的透水性可以让水较快渗透到下一层的灰土和黏土层,适宜葡萄种植生长。

 

和硕产区北有天山支脉环绕,南濒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山湖效应,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使葡萄的酚类物质和糖分都能达到较好的成熟,另外由于酸度不足,调酸比较常见。另外和硕县的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蕴含量较大,地表水主要是北部山区的冰雪融注的山溪汇入清水河、乌什塔拉河、曲惠沟三条河流,通过这三条水系调节着土壤养分。产区灌溉主要是滴灌,保证了葡萄种植土壤能均衡地吸收水分,并且保持湿度适中。

 

我们的产区行程放在8月上中旬,正好是和硕产区忙碌的采收季开始前的一周,这时的酒庄工作也不那么繁忙,而且景美,还有不少应季的水果美食。


2018年8月13日 我难得起早,5点多,看着群里上海同行的伙伴们因为台风,航班取消,正在想办法其它的路线方案。 我一直也盯着北京机场的状态,有少量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取消或延误,我所在南航航班很幸运,准时7:40从北京起飞出发,不到4小时,到达乌鲁木齐。航班虽然是北京到库尔勒,实际上中间需要在乌鲁木齐停留一个多小时,然后继续飞,不到一小时,到达终点库尔勒。

 

因为安保措施严格,接机的人只能在室外露天等待,我们北京来的三位,铃铛,王秘书长和我,很快汇合,一起上车,准备从库尔勒机场开往和硕。

 

已是下午,来接机的国菲酒庄的工作人员看我们饥肠辘辘,就在库尔勒市区安排吃午餐,一家温州餐厅。我得特别感谢国菲酒庄的朋友选定这家餐厅,水准可以,精品家常菜水准,食材也不错。

有我喜欢的炒粉干,嫩滑弹的血皮菜,嫩香的白水煮牛肉。

 

最最惊喜,居然有我儿时美味,每年春茧下来时,能吃到的桑蚕蛹,如图,个头小,细腻味美,不是北方常见那种傻大个柞蚕蛹,点了一盘油炸蚕蛹,酥脆香,最后还打包了,作为幼时丝厂子弟,满满的美好记忆。

 

迎宾水果

到达和硕,入住酒店后,休息两三个小时,为了适应我们时差,提早晚餐,图片都是晚餐的菜。喝到了国菲酒庄的几款佳酿,第一款梅洛2017干红,果味和桶味处理得不错,柔和均衡;小甜水是莱茵雷司令做的甜白酒,干净,果味清新芬芳,80克残糖,酸度中等,冰镇一下蛮适合搭晚上偏辣的菜式。

 

我们酒足饭饱,准备就寝,而上海出发的伙伴们,还没到达,据说一大早在上海凌晨3点被通知,天气原因7点的航班取消,折腾半天终于在下午起飞前往乌鲁木齐,结果因为乌鲁木齐天气原因,备降到吐鲁番,然后晚上又回到乌鲁木齐,等待数小时终于在23:45才飞往库尔勒,临晨2-3点才到宾馆,我心里忍不住跳出一个成语:命运多舛!

 

我很不厚道,从下午开始就陆陆续续发美食到群里,不知道在旅途又累又饿的上海小伙伴们如何感想[挤眼][嘻嘻]。

 

第二天一早京沪两地伙伴们汇合,基本都是业内熟人。

 

出发前往葡萄公园,我脑海里预想着葡萄公园有着不同葡萄品种的种植展示,嗯,到达一看, 是个公园。。。。没有看到葡萄,原来只是公园名叫“葡萄公园”,合影走人。

 

直接去国菲酒庄的葡萄园,首席酿酒师成正龙为我们全程介绍,成老师是西农葡萄酒学院科班出身,国菲酒庄的酒获得不少佳绩,和他的努力密不可分。

 

他从葡萄园根本抓起,改良土壤,调整葡萄树架型,改进工艺,挑选合适的橡木桶,不断尝试不同葡萄品种的种植和酿造,努力探索适合国菲的葡萄品种。现阶段用到的主要品种,按采收顺序排列:霞多丽、雷司令、梅洛、西拉和赤霞珠,现在还在试验马瑟兰等品种。酒庄现在用的是自己培育的臻木5BB,具有抗寒抗盐碱抗逆性强的特点。

 


酒庄2001年建厂,在戈壁滩开荒建起。葡萄园占地2000亩,距离酒庄2公里,葡萄藤架型用的是便于冬季埋土的厂字型,行间距为4米,方便冬季埋土春季出土时相应的机械化操作空间(3.5米),在肥水管理方面施有机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在霞多丽白葡萄园里,果实已累累,尝了几粒不同位置的果实,接近成熟了,成老师说再过几天就开始采收这边的霞多丽。

 

葡萄园的生态优劣,不需要多说,附图就是最好的例证。 ​​​​

 

这个夏季因为工作安排,没机会去海边休假,挺遗憾,可没想到,离开国菲酒庄的葡萄园,下个行程段,给了我一个惊喜。

 

国菲酒庄的朋友带我们去了酒庄附近著名的金沙滩,没想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的沙滩,沙很细,蔚蓝的湖水,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两边是天山和南山,另一边看不到岸,这几乎和海滩无异。水很干净,可以下去游泳。

 

 

沙滩上的凉棚,装置,木道以及一些泳场设施,无论用材、颜色、整体分布,与环境融合得不错。

我们还刚好错开旺季,人不多,很惬意。 搭快艇出“海”,转了转芦苇荡。在海滩凉棚底下小憩,还能看到美丽的倩影。

 

 

景区内的全鱼宴,整体出品,我个人觉得不如这几天吃的其它几顿,有几道菜的食材(鱼)的新鲜程度一般。

 

下午到国菲酒庄,参观酒窖和酿酒区。首席酿酒师成老师提到最初酿酒区的设计水准并不高,不过他们后期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流程和配置,使现有设备也发挥出较大潜能。另一方面,在酒窖参观时,也能感受到,在橡木桶的使用上酒庄也花了不少功夫,寻求桶和酒的平衡。

   

此行其实国菲酒庄,还有一项重要的行程内容,是国菲酒庄历时8个月的品牌升级,新酒标正式发布。

酒庄庄主张博开始致辞,听说张庄主原来是法官,很年轻,在2014年接手酒庄后,能沉下心进入这个行业,学习能力很强,做事踏实不浮躁,这在国内二代庄主里,可算是佼佼者。

 

回过来继续说新酒标,说实话我还真觉得这套设计不错,识别率高,色彩选择和形状都看着舒服,颜值也不低。 因为用到“创变非凡”的品牌理念,以及以酒庄地块形状引发的创意,蛮巧妙。

葡萄酒市场品质是基石,而酒标在销售实践中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还试了酒庄的夏朵内白葡萄酒,雷司令白葡萄酒,西拉干红,梅洛干红,赤霞珠干红等主力品种酒款。品鉴下来,感觉整体很干净,蛮有品种典型性,水准可以,难怪在这几年获奖不少。

最后成老师还让我们试了款加强酒,是由中科院植物所李绍华培育的杂交品种(不用埋土):北玫和北红两个品种做的加强酒,18%酒精。

红色和黑色水果果味,重酒体,不错的集中度,结构完整,80克残糖,高酸,平衡不错,单宁强很厚实,水准不错的波特风格酒。

 

酒庄后面远处是天山支脉 ​​​​

在酒庄里的晚宴很丰盛,烤肉品种很丰富,火候食材都是上佳,应该是这几天吃得最好的一餐。我还第一次学习了蒙族敬酒的仪式。

 

    烤串老汉:郭校长

这次和硕产区之行有些匆匆,美好的事物都只是初体验,我想我应该还会再来的,为了美酒美食美景,还有这些中国葡萄酒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们。下次见!

 

陆江(Maxime LU)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Wines of Portugal Challenge(Lisboa)等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专家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专栏撰稿人、《Decanter中文版-醇鉴中国》撰稿人,葡萄酒行业咨询顾问,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讲师,资深葡萄酒收藏顾问和买手。

靠谱吗,泸州老窖和奔富联姻

图文:陆江 | 葡萄酒在线

 

这两天看了几个公众号发布的新闻稿,都是关于泸州老窖将会代理澳大利亚酒业巨鳄富邑集团(TWE)旗下的某系列产品,以及某几款Penfolds(民间俗称“奔富”)的酒款。

 

现在国内似乎有点时髦,一些中国白酒大牌洋河、茅台等,时兴做点葡萄酒业务,或是代理,或是收购海外酒庄,也有在国内产区自产自销。

最近泸州老窖估计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也想借自己现有渠道和资源,把葡萄酒业务发展起来。当然我们希望这次合作取得成功,不过也要特别提到几点注意项。

首先,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体量很小,仅为白酒市场的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葡萄酒品质评判相对透明;精品葡萄酒价格也比较公开;相较白酒而言有着较低的利润率;葡萄酒和白酒有着差异较大的消费文化;葡萄酒保存仓储和物流要求也更为严苛;消费受众也并不一致;白酒销售渠道并不那么容易能被葡萄酒产品所用;

对于喜欢高销售额、大品牌、高利润、不透明的品质判断体系的烈酒生产商来说,涉猎葡萄酒业务极有可能就是一次试错,所以必须谨慎。

国际上销售额最高的烈酒商Diageo集团,最近十几年里,基本就是在努力剥离葡萄酒业务,把精力完全聚焦回烈酒的过程;

再看近些年,贺兰山品牌葡萄酒,在拥有芝华士和马爹利等烈酒品牌的全球烈酒巨头保乐力加集团里,地位衰落明显。

还有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商中国茅台,其集团旗下葡萄酒业务的发展,其实从白酒业务借力一直都不太成功,不温不火,已经16年了,去年还未盈亏持平,业绩贡献在茅台集团里几乎可以忽略。从去年开始又再次改革突破,今年上半年茅台葡萄酒加速产品结构调整,到智利建基地,到澳洲选原酒,不过今年目标1.8亿(集团目标是900亿,比例悬殊),还是相当艰难,因为时间已过半,可销售额还差一大截。

因此,白酒商涉猎葡萄酒业务,还是要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必要性,葡萄酒业务需要进行较为独立地运作,要对业绩有客观的符合葡萄酒行业规律的估计和预期。

 

陆江(Maxime LU)

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Wines of Portugal Challenge(Lisboa)等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专家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专栏撰稿人、《Decanter中文版-醇鉴中国》撰稿人,葡萄酒行业咨询顾问,万欧兰葡萄酒教育首席讲师,资深葡萄酒收藏顾问和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