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troduce Wine from China to ‘Les Bourguignons’中国葡萄酒在勃艮第的再次亮相

Reintroduce Wine from China to ‘Les Bourguignons’

中国葡萄酒在勃艮第的再次亮相

Sylvia CHEN

陈微然

感谢玲玲姐的邀请,趁着复活节放假,又来到Chassagne Montrachet和酒农们换酒喝。

酒是想拿给Chassagne的头把交椅Nono先生,他总是拿一些不知道哪儿找来的奇怪中国酒,喝完了让大家都很郁闷。

买瓶好的中国酒当真不容易,就这一瓶两瓶的量,找进口商实在又太麻烦。想买几年前喝过的玉川酒庄黑皮诺,可惜不知道从哪儿买,想买阙歌Silver Height,但是这一瓶通常进口商也不送货。其他在中国葡萄酒品鉴时尝过的葡萄酒基本上都找不到购买渠道。最看好的怡园可以网购,于是在忐忑之中下了单,可惜很遗憾1月2号下单,6号送来的时候我已经回法国了,隔了一个月才找到朋友带来法国。于是我在机场免税店看到了贺兰山!这个渠道其实相当好,我的好几位对中国酒好奇的朋友甚至外国朋友最终都买了贺兰山,理由很简单:因为找得到。

grace vineyard

勃艮第的酒农们虽然大多自负(并不全是对他们自己酿的酒,更多的是对他们这片千百年的风土),不过带着好奇也每人都尝了尝,倒也觉得这款怡园做的不赖,单宁很细致。2010的深蓝我在去年四月勃艮第的中国品鉴会上尝到过,表现挺好。 草莓,矿物,烤土司的味道,入口顺滑,挺平衡,不恼人。两年前在国内的中国酒品鉴会上尝过2008,带着老胶皮动物性气息红莓果覆盆子等气息,有一定复杂性和变化单宁柔和细腻中重酒体,结构感不错平衡一定凝缩回味长口中有黑巧克力,咖啡豆味道。可是,当天这瓶辗转了一个多月才到手2010不知为什么完全没了当初的甜美模样,香气里是很生青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和许多国产酒一样,采收的时间没掌握好。香气里还带着一些烟熏的苦味,入口倒是表现不错,单宁很细致,带着些李子的味道。很遗憾这瓶酒最后剩了大半瓶,我想也许是勃艮第的酒农终究喝不惯波尔多

 mongeard echezeaux

Mongeard Gibourg Mugneret 1988 Echezeaux

一年前经历过她家的一只1979,实在不巧买了一个冰雹年。Nuits-Saint-Georges, Vosne-Romanée and Chambolle-Musigny 三村的葡萄尤其受损,一个博纳丘好过夜丘的年份。买的那支村级Vosne Romanee就是一支酸梅汤,得冰镇,加糖。1988难得勃艮第没有灾难的年份,9月份采收季也没有大雨干扰。这是个做出有力单宁和结构感清晰红葡萄酒的年分,非常有陈年实力。之前尝过的Josphe Droin Chambolle Musigny一级园也很出色。今天这个Echezeaux可真心让人失望,酒是应该直接主人或者酒庄酒窖当中取出来的,带着塑料膜,酒标也是完好无损。可是这酒香气微弱,入口让人感觉这二十出头的姑娘早已香消玉殒,万分惆怅。

 Armand Rousseau

2010 Armand Rousseau Gevrey Chambertin

实在可惜的酒,放在众多大酒之后才被呈上。显得有些简单了,不过村级酒做到这个水准也是不易了。勃艮第的酒的确是需要等些年头的。

2004 Pierre Morey Meursault Perrieres

又见Pierre Morey老爷子家的酒,Leflaive的前酿酒师,生物动力法的倡导者,坐着勃艮第顶尖白葡萄酒的同时也做着勃艮第最出色的Aligote。2004年这瓶有点不在状态,这开瓶就是重重的硫味,等了等一直也没散去,入口是凛冽的酸,带着些矿物感,缺乏果香。到几个小时候大家各自散去,酒也没能变得好一点,不知道这瓶莫尔索的顶级田是怎么被摧残成这样的。

PM meursault perriere

也许那天是个根日吧!

La Percée du Vin Jaune 葡萄酒情节——茹拉酒节

葡萄酒情节——茹拉酒节

La Percée du Vin Jaune

陈微然 Sylvia CHEN 

(原文已于欧洲时报登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percee du jura 汝拉黄酒节

 

汝拉葡萄酒产区位于勃艮第和瑞士之间,从勃艮第大区首府第戎开车只需大约一个半小时。由于临近勃艮第,汝拉产区也是大部分出产Pinot NoirChardonnay为主,辅以Poulsard, Trousseau两个当地品种做的清淡型红葡萄酒。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特色品种Savagnin,以Savagnin为主酿制的黄酒(Vin Jaune)是汝拉产区的旗帜和精髓,更是当地不容忽视的宝藏!

汝拉黄酒的酿制方式十分特殊,类似于西班牙的雪莉酒但是省略了加高度酒终止发酵的过程。黄酒在发酵的时候并不将橡木桶装满,在酒不断挥发以及与氧气的接触过程中,酒液上方会形成一层由霉菌组成的薄膜以防止葡萄酒被过渡氧化。发酵后的葡萄酒会一直被安静的放置于橡木桶中,不容任何人打扰。法定陈酿时间为63个月,所以如今我们市面上能见到的汝拉黄酒最早是2006年份。汝拉的黄酒在香气中通常带有一种很独特的气味,被很多人形容为矿物和坚果的气息。我个人觉得这种味道有点像中国的料酒。它们被灌装在当地62clClavelin传统瓶中,瓶子矮胖敦实,憨态可掬。如果瓶上表明了Chateau Chalon的字样,你便可确定你即将面对的绝对是黄酒之中的上乘之作。

想要了解汝拉的葡萄酒,最好的机会就是去二月份的汝拉酒节了!La Percée du Vin Jaune每年的二月初举行,举办地是位于汝拉产区中心的Voiteur小镇。整个酒节组织得井井有条,Voiteur方圆15公里之内全部戒严,只有来往会场中的巴士才能出入。不远处,Arlay小镇的火车站接待着来自全法各个区域的爱酒人,下车每5分钟便有巴士接送客人们去酒节,来去自如。我驱车前往,反倒是因为戒严只好停在村外再做巴士。

汝拉酒节是全法酒节里面最有人情味的一个。整个村子都进行了重新布置,民房的车库被征用做品酒室,酒庄的一家老小齐上阵,为大家展示佳酿。来品酒的朋友们像是去邻居家串门一样亲切。酒节的费用是15欧,一共有10张品酒券,不过通常酿酒师看你在摊位上喝得开心又爱酒,便也不那么在意品酒券的数量了。酒节当天Voiteur小镇人来人往,等待进村的大巴车队伍也几乎有7,8米长。人们跟着地图,如同探宝一样,在每家每户停留,品赏。酒农们也都是带着骄傲和耐心领着大家进入茹拉葡萄酒的世界。本以为味道特殊的黄酒仅仅是小众的宠儿,却未曾想惊叹,赞叹之声在所到之处不绝于耳。每家摊位的门前,队伍也是越排越长。查看酒节后的数据,才发现只有两天的汝拉酒节居然接待了来自法国各个地区将近4万人!

酒会当天还有极其激动人心的老年分汝拉黄酒拍卖,从1864年份一直到1993年份,村中各个名家的作品都出现在拍卖会上。不同于其他老年分酒的超高价,茹拉的老年分黄酒价格基本在50-150欧元之间1960年前的黄酒会更贵,大约在300-700欧元之间。人们通常都说饮老酒如同赌注一般,你永远不知道瓶中佳酿是早以垂暮老去,还是犹存风韵。但汝拉的黄酒却是以极强的生命力而著称!由于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已然经历过轻微氧化,所以陈年实力极强,几乎没有太多外界因素会影响酒质。用汝拉老酒配以当地盛产的孔帝奶酪,那可绝对是神仙般的享受。陈放24个月或者36个月的孔帝奶酪,其中带着小盐粒的结晶,配上这充满坚果和矿物感,酸度异常柔和的汝拉老黄酒,想着不由得心里一阵悸动!

酒节落幕已近天黑,人们抱着一箱箱当日新发现神采飞扬的走向巴士准备回程,个把年轻人们喝得东倒西歪,互相开着玩笑,冲漂亮姑娘吹着口哨。对他们来说,酒节意味着如果不是喝得酩酊大醉,至少也要心满意足。能说出品种,土质自然显得技高一筹,但是什么都不比好喝更重要,对于法国人来说,葡萄酒从来都不是那高不可攀的神之水滴,那仅仅是供他们享乐的又一件玩物罢了。

Didier Dagueneau: A Wild Legend 卢瓦尔河谷的传奇

Didier Dagueneau: 卢瓦尔河谷的传奇

Didier Dagueneau: A Wild Legend

(原文已于WINE葡萄酒杂志4月刊登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陈微然 Sylvia CHEN

didier dagueneau1didier dagueneau2didier dagueneau3

 

 

提到卢瓦尔河谷最杰出的的酒庄,Didier Dagueneau这个名字是绝不会被忽略的。Didier Dagueneau,卢瓦尔河谷的鬼才酿酒师,所有的照片当中都少不了一条拉风的发带,做了四年的摩托车赛车手,而后转向雪橇犬竞赛。这样一位前半辈子与葡萄酒全然不相关的人却于2006年被Decanter提名为世界10大白葡萄酒酿酒师。两次严重的车祸和大儿子的降生让Didier回归故乡,准备干些能贴补家用的靠谱工作。虽然他拥有家族酒庄,但是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不出意外的让他与之分道扬镳。1982年他创立了自己的酒庄,四处求学,找寻酿酒之法。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酿酒师之一就是Henri Jayer。他是Jayer“不干涉”酿酒理念的忠实拥护者,他被葡萄酒作家Jacky Rigaux称为Henri Jayer最优秀的门徒。Didier的生命定格在2008年9月17日,采收的前两周,他在干邑地区玩滑翔机的时候不幸坠机身亡。这位叛逆的酿酒师,卢瓦尔河谷的坏孩子,在生活和酿酒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过创新与冒险。 很遗憾没能有机会亲自采访到Didier本人,不过看过前人的采访之后,感觉他的女儿Charlotte和这那叛逆拉风的爹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采访中,也是充满着“不能说的秘密”。

到了酒庄所在的Saint Andelain村中,天上又开始飘雪。白茫茫的村里难得见到一个人,

没有酒庄指示牌,GPS搜索不到路线。甚至连酒庄所在的大道Che Guevara也在村中是不见踪影。转了几圈,终于找到人问路,礼貌的问他哪里是Che Guevara大道,那人先是一愣,等我说明是要去Didier Dagueneau酒庄,他带着点戏谑的指指远处一所葡萄园边上不起眼的小房子说:“Didier家嘛,就在那儿呢,我可不知道什么Che Guevara大道!”后来我才知道,十分尊敬和崇拜切格瓦拉的Didier自己把酒庄前面的这条小路硬生生的改成了“Che Guevara切格瓦拉”大道!

如今的Didier Dagueneau酒庄由Didier的一双儿女继承家业,儿子Louis-Benjamin做主酿,女儿Charlotte则一同帮忙并且处理商务。很难想象他们接手时背负着多大的使命与压力!

Louis Benjamin接手时还不到30岁,面相年轻的Benjamin经常被认为是酒庄新招来的杂工。

他带着巨大的悲痛在2008年开始了他在Didier Daguenea第一次独立酿造。在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名庄当中,在这样一位天才父亲的盛名之下,他没有任何懈怠和退却,他选择拼命承担起这份延续经典的责任。从他接手之后,Louis Benjamin的酿的酒从未让人失望过,始终保持着俾睨天下的水准。在酒窖的采访过程中,Charlotte做了全程的接待。很难将娇小的Charlotte和酒窖中繁重的工作联系到一起,不过她眉宇之间透露出的坚定和些许不羁又让人觉得她和这个传奇名庄的联系是必然的。

Didier Dagueneau酒庄在卢瓦尔河谷拥有大约12公顷葡萄园,大部分在Pouilly Fumé,还有一小片田在Sancerre。近些年在法国南部Jurançon 又买下来3公顷葡萄园种植Petit Manseng。

整个Dagueneau酒庄出产的酒款当中,最出名的当属Cuvee Silex。如果说勃艮第的黑皮诺都有做一回罗曼尼康帝的畅想,那么卢瓦尔河的长相思则绝对有被酿成一瓶Silex的夙愿。Cuvee Silex以卢瓦尔河谷最出名的燧石作为酒标,仅从充满燧石的葡萄园中挑选葡萄酿造,瓶中的葡萄酒也是矿物味十足。50年左右葡萄藤让葡萄酒即使在年轻时也能表现出凝缩的口感和香气。酒庄的每一瓶出产都有一个极具特色的酒标,基本款Blanc Fumé de Pouilly酒标上印着跳跃的音符,Pur Sang 直译为纯净的血统,取为酒庄耕种的纯种马为酒标。Pur Sang选用30年左右的葡萄藤,在为酒庄特制的350 升Barrique de cigar中发酵陈年,口感圆润而纯净。在酒庄当中,最神秘的的一款酒则是Didier Dagueneau cuvee Asteroid ,这个名为“小行星”的酒款产自10行的未嫁接的老藤葡萄,很少有人能够有幸一睹尊容,尝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年产平均只有200升,也就是不到300瓶!最少500欧元的高价使他成为世界上最贵的长相思。最深的印象是他的纯净口感,感觉安静的不声不响。 南部Jurancon的出产名为Les Jardins de Babylone 巴比伦花园,百分百小芒森做的甜酒带着托卡伊的奔放,也带着苏玳产区的柔美平衡。持久的酸度配上奔放的香气,这绝对是甜酒当中的上佳之作!

我忍不住大声赞叹这甜酒的绝妙,一边的Charlotte居然羞涩的笑笑说:“真高兴你喜欢”。父亲去世后自己主酿的年份得到肯定,他们心里也一定也觉得很骄傲吧!

Didier Dagueneau酒庄是我访问的酒庄当中对橡木桶要求最细致的一个,他使用4家桶商 Berthomieu ,Francois Freres , Taransaud , Seguin Moreau 的不同产品,避免桶商的风格给他的作品打上烙印,同时与每个桶商合作为酒庄打造特制橡木桶。他更是奥地利橡木桶的忠实拥趸者。他们的桶商会经常变动,Louis Benjamin说:“10年前的知名桶商却不一定时至今日还保持着名气和完美的质量”他喜欢长时间,柔火烘烤的橡木桶,尤其是桶的中心能够接收到最恰当的烘烤。甚至他对橡木桶的厚度也有独特的要求,与众多酿酒师使用木板厚度 为32毫米的木桶不同,他更倾向于使用45毫米厚度的橡木桶。Dagueneau酒庄的白葡萄酒通常使用橡木桶陈年12个月,Louis Benjamin觉得32毫米厚度的橡木桶在6个月陈酿时,能让葡萄酒达到完美透氧,成酒也很开放。但为了保证12个月的陈酿时间,他则需要用45毫米厚度的橡木桶减少透氧,保证酒液在桶中可以有更长时间的静养。

在Didier Dagueneau的酒窖里参观,很难想象它在80年代被建立之后就没有再改动过。创立酒庄之后,Didier逐渐开始使用橡木桶发酵,畜马犁田,重力装瓶,降低产量,有机耕种等等到现如今才流行的技术。这和80年代流行的高产量,重农药,不锈钢罐发酵理念格格不入。Louis Benjamin说每年他都会在法国15-20酒庄,品尝他们的作品,探讨酿酒之法。酒庄的品酒室一排排随意摆放的空瓶当中,全都是各个产区的精品。我觉得对于一个出色的酿酒师来说,了解世界上其他的好酒是必要的,其实这也是通过品尝别人的酒给自己灵感。正如当年的Didier,也是遍尝好酒,更是Henri Jayer最忠实的客户。也许是他爱冒险爱猎奇的性格,他并不排斥尝试新事物,他几乎尝试了所有酿酒过程中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尝试,如今酒庄的酿造方式是无法复制的,也是不容复制的。这仅属于Dagueneau酒庄,仅服务于他们所拥有田里出产葡萄。

在Didier Dagueneau酒庄的葡萄园里,Charlotte说父亲Didier为葡萄园所雇佣的工人是同村酒庄的两倍,父亲告诉她酿酒不是开着奔驰车在葡萄园绕上一圈,看不需要帮忙就回来享受午后时光,那是要真刀真枪下地干活的。也许,正是因为Didier的这一份对葡萄园的执着,和对酿酒之法的不断探索,注定了这一个名庄的诞生。而这从小在葡萄园长大的下一代,也一定会踏着Didier的足迹,带着他们耳濡目染的酿酒哲学,让Didier Dagueneau继续在卢瓦尔河谷傲视群雄!

 

 

 

 

 

伊甘传奇年份 1967 Chateau D’yquem

陈微然 Sylvia CHEN

Yquem总是在我想不到的时候出现,给我未曾预料到的惊喜。没想到隔了两年之后,又见伊甘,还是67这个属于她的传奇年份。酒庄当时预测试饮期大约在50年左右,如今离当时预测的时期仅仅差了5年。光看这瓶中琥珀色的液体,就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我在猜想经历了45个年头的她,会有一副怎样的容颜。

Chateau Yquem 1967.

出乎意料的,这酒没有太多蘑菇,苔藓的味道,不出意料的是她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蜂蜜,蜜瓜,椰枣干,经常出现的杏干味已经不明显,酸度已不如年轻时的活跃,不过就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那面纱后的什么面孔总是在不经意的撩拨你的心弦。平衡感到如今真正是做到了极致,那长长的尾韵啊,让你觉得她是那貌不惊人,却让你永远忘不掉的影子。她不像托卡伊那样霸道而热烈,索坦的甜酒啊,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我想大抵是“美好”。如果说把伊甘比作一名女子,她定是那在后院中闲庭信步,却回眸一笑百花齐败的女子。托卡伊就应该是在大漠上那策马扬鞭,泼辣娇蛮的君主 。如果托卡伊是陆小曼,那伊甘就是林徽因。陆小曼是让徐志摩耗尽心神,爱得精疲力尽的女子,而林徽因是在那康桥,将他摄魂取魄影子。

chateau yquem 1967

Yquem里面我最不能忘怀的是1988,忘不了她那酸度的曼妙摄魂。我想再过10年,我会更爱1967,爱这份素净淡雅,爱她如空谷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