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旅游体验,和产区崛起

陆江 | 葡萄酒在线

最近十来年是中国精品葡萄酒发展最快的阶段,一些传统产区随着对外交流和资源投入,葡萄园管理在快速更新换代,同时随着当地富有开拓精神的先锋葡萄酒人的探索发现,又诞生了一些新兴特色子产区。上周我走访的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就是个典型例子。

提到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丝路酒庄是绕不过的话题点,它是产区当仁不让的先锋标杆酒庄。而我这次走访伊犁河谷产区和丝路酒庄,还有另外两项特别意义的内容。

第一是见证2024(第二届)丝路酒庄品牌文化官和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官方推广大使聘任仪式。

第二是参观今年刚封顶的丝路酒庄主体建筑。这里未来也将成为伊犁河谷葡萄酒旅游的核心节点。

伊犁河

从北京到伊宁的航班,对于不愿去遥远的大兴机场的北京旅客来说,选择不多,我们同行几位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同一航班,中午从北京T2航站楼起飞,经停克拉玛依,傍晚6、7点钟到达伊宁。

办完酒店入住,我们就直奔丝路酒庄在伊宁的会所,一座蛮有地方特色的小楼,还是木制楼梯,巷口有不少硕果累累的杏树。

晚上是【丝路酒庄品牌文化官,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推广大使】聘任仪式。

去年我见证了第一届的颁发,今年第二届,又是一批丝路酒庄和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的朋友加入这一行列。

新疆酿酒工业协会的王莹会长,是老熟人了,她特意从焉耆那边飞过来,为了支持推动丝路酒庄和伊犁河谷产区发展。她亲自为推广大使们颁发证书。

晚餐前,作为伊犁河谷产区行业领军人物的丝路酒庄庄主李勇,为大家讲了一堂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的大师班。

是夜,有酒有肉有果子,欢畅一晚。

第一天的行程比较紧凑丰富。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丝路酒庄总部,包括酒庄酿酒区、实验室等在内的主体建筑,最近刚正式封顶。整个酒庄的设计结合了伊犁河谷的形状,很有巧思。

酒庄未来将可以提供三十多个房间的旅客住宿,新疆伊犁河谷的葡萄酒主题旅游也已考虑在酒庄设计中。

庄主李总还带我们走访了67团鸟巢葡萄园。作为中国最西部的葡萄园所在,遵循自然,风土独特。葡萄园通过野草生长增加沙砾土壤的有机质,同时促使葡萄扎根深处,构建葡萄园生态小环境,吸引了鸟类筑巢。葡萄园还有野兔野猪出没。

葡萄园种植了赤霞珠、蛇龙珠、美乐、品丽珠、黑皮诺、歌海娜、马尔贝克、马瑟兰、小维尔多、白玉霓等品种,合计约1300亩。

鸟巢葡萄园还种了不少杏树,正好有不少杏子成熟,我现摘现吃了不少。酒庄还新种了预警病害的玫瑰花(月季)。

在葡萄园里学习了用毛毡和黄草布覆盖,结合入冬积雪,实现防寒防干,减少埋土、出土和清沟工作量的越冬方式,现在有一定成果,但在遇到极端天气(连续一周零下30多度),损失不少,还是需要找寻升级版解决方案。

酒庄下一步准备尝试加塑料膜,来加强保湿和防寒。未来可能还会寻求新技术材料。另外对来年芽孢的影响也在持续跟踪观察。

鸟巢葡萄园里偶尔看到一处蓝色挂牌,好奇问了一下缘由,原来这是丝路酒庄支持的院校科研课题项目。

走在葡萄园里,看着葡萄长势很健康,很有活力。期待入秋后有高品质的收获。

参观完鸟巢葡萄园,作为伊犁河谷旅游路线必打卡点赛里木湖,是我们的下一站。

这是我第一次在阴雨天看赛里木湖,岸边野花草丛,远处乌云压顶、雨幕垂帘,又有仙境缥缈,伙伴们留影不少。

在到达果子沟大桥观景点时,路遇大雨冰雹,只好继续前行,留下点美景遗憾。不过话说回来,有了遗憾就有了念想,下次再访伊犁河谷就会有更多期待。

第二天上午,参观的依旧是新疆伊犁河谷的特色,作为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区之一,迷人壮观的薰衣草田,值得感受一下。

这次丝路酒庄的李总,带我们看的是【天山花海】景区。

伊犁河谷一年有两次观花季,不过最旺的还是六七月,巅峰期在六月中下旬,我们参观时,有部分花田已收割,有些薰衣草已进入花谢出叶阶段,不过依旧还是那么值得来记录观赏。

各位中年少男少女们还是依旧有着文艺感。

下午前往伊犁河谷东部,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库尔德宁。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区域。

到达阿尤赛(Ayusai),沿着木道登上观景台,能拍到大片壮美的云杉林,和远处的层峦叠嶂,构成一幅治愈系的自然大景,让我这个手机低头族的心境立刻开阔了不少,连近视似乎也有所改善。

沿路进入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新疆降雨量最高的区域之一,依旧保持着原始森林的状态。湿润,闻着真切自然的气息,心情也不由得愉悦起来。

保护区里有着中国西部最大的原始针叶林,云杉为主。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态,直观展现眼前,有分布各处、高耸入云、生机勃勃的云杉林,也有横七竖八的枯木,被虫蚁逐渐蛀空的朽木,还有在枯朽木上滋养长出的菌菇类。

我们也践行环保,除了照片,没有留下或带走什么物件。

下一站就是丝路酒庄的库尔德宁秘境葡萄园,这是新疆至今最高海拔的葡萄园(1260米)。是2016年丝路酒庄庄主李勇,探索发掘的葡萄园。

换言之,丝路酒庄是新疆伊犁河谷库尔德宁葡萄酒子产区的开创者和产区先锋。

之前这片山坡地,种的是其它农作物,现在种植了雷司令、贵人香、霞多丽等葡萄品种约200余亩。随着这里的雷司令在市场上逐渐获得口碑声誉,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葡萄园,也逐渐吸引行业的更多目光。

秘境葡萄园上方是真的“繁花”一片,没想到六七月还有这般景致,随手一拍就是八九种野花。

葡萄园里刚孵出的幼鸟,在葡萄和叶片掩映下,卧巢发育。

草丛里还有些野猪家族留下的新鲜痕迹。走在野花丛中,还发现了不少野草莓,香甜可口,就是太小。

丝路酒庄庄主李勇的肤色,标准古铜,平时没少在葡萄园和户外奔波工作。

就在一小时内,在这秘境葡萄园,我们还经历了多云到惊雷暴雨。

每次来库尔德宁秘境葡萄园,都有不同经历和景观,收获良多。

在雨中我们离开葡萄园,晚上入住的是当地的民宿,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成为大热门,库尔德宁陆续建了些民宿,这次的民宿是新建成没多久,房内设施的品质还是不错,还有少量刷漆余味,室外中心庭院也有设计,种了些花果蔬菜。就硬件配置和服务来说,应该算是当地民宿中的佼佼者。

第三天上午是萨哈景区。

去年走访是九月,晴天,拍到了雪山葡萄园的壮美大片。这次阴天,远山起了云雾,大场景大片有点难度,可当季满山的野花,构成自然的层次丰富的高山花海,视觉效果甚至不亚于前一天的薰衣草花田。

半山偶遇的割草机,随地势起伏的作业路线,结合花海远山,成了一幅天地间的印象派“巨”作。

年过半百的战老师,身为中农大教授,此刻也不免童心未泯,上了割草机摆了几个造型。

丝路酒庄庄主李勇,还带着我们走了一些他发现的“私藏”小景,很适合打卡出片,感觉李总应该还有好多私货美景,期待!

沿途一棵苹果树上还发现一个疑似灵芝?

下午回到伊宁,入住六星街旁的酒店,欢送晚宴就在六星街的一家口碑餐厅。畅饮尽欢,美食美酒。

期待下次再聚,相信明年,以新落成的丝路酒庄总部为核心节点的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之旅,将会成为大美新疆主题游里最耀眼的线路之一。

陆江(Maxime LU)

曾为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2015-2019),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Lisboa)等多个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评委;曾为黑珍珠等美食餐厅榜单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创办人、曾为《Decanter中文版》、Prowine中文网站等专业媒体平台撰稿人,走访了五大洲16个酒类主力产区国。

中国最西的葡萄酒产区伊犁河谷

图文:陆江 | 葡萄酒在线

 

国产葡萄酒近年来崛起速度非常快,从早期的难以下咽,到现在精品辈出。而这些显著进步,其实也就是十来年的光景。这让我对走访国内的葡萄酒产区越来越有兴趣,很想了解是什么样的风土和人在推动国产酒的快速发展。上月正好国内顶尖的葡萄酒品牌营销专家郭校长,约着一起去新疆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看看。我正好有空,走起!

其实我对伊犁河谷的认知,只是限于旅游资源和瓜果梨桃,而对于伊犁是葡萄酒产区,实在一无所知。

出发前做了点小功课,才知道伊犁河谷是中国最西边的葡萄酒产区,位于天山山脉西端,三面环山,地处北纬42°14’-44°50’。提到维度,特别说一下,伊犁河谷和波尔多的纬度是真正有重合的。中国老有一些产区明明和波尔多不在一个维度,却爱硬凑。

 

 

在航班上俯瞰伊犁

 

伊犁河谷三面环山,山脉阻挡了寒流、热浪、沙尘暴等恶劣气候,西面开口,迎接源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

 

伊犁河谷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区达600 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森林覆盖达到16%。1000多公里的伊犁河顺着天山南麓沿河谷流出,向西汇入霍尔果斯河,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水流充沛,造就了“塞外江南”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也能为葡萄种植提供必要的水资源。

 

充足的光照、明显的昼夜温差,超长的葡萄生长季,有利于葡萄糖分和酚类物质的积累和成熟;当地排水性好且肥力不高的砂质土壤,有利于葡萄深入扎根。当然冬季还有极端低温,所以需要埋土抗寒抗干,葡萄架型还是会受限制。

 

今年6月底7月初的北京,热得有点让人不省心。温度已超不少火炉城市的三伏。本以为去新疆是更热的苦旅。结果7月1日出发当天,查了天气预告,伊犁首府伊宁的气温竟然和避暑度假圣地相仿。一下子心情就欢快了。

 

航程目标是伊犁首府伊宁。我12点50从北京起飞,大约飞了不到四小时,到达乌鲁木齐。

候机大厅到处是新疆特产: 薰衣草精油,馕,和田玉,新鲜水果和果干,还有好看的热巴小姐姐。

 


 

航班在机场暂停不到一小时,紧接着飞往伊宁,一个半小时左右,降落。团队小伙伴们汇合,深圳的陈总武总,北京的战老师,玉女神,小一和我,上海的郭校长和侯总。

伊宁机场到达出口首先看到的是当地大比例薰衣草产业的相关宣传,很快也看到与葡萄酒相关的宣传-伊犁河谷产区的代表酒庄之一丝路酒庄的广告牌。

 

 

 

从机场到酒店,沿途市容,绿化和建筑,出乎我意料,猛一看还以为是江浙沿海发展不错的城市一般。

入住新开没多久的酒店天缘国际,软硬件还真不错,在国内西部城市的五星级酒店里算是前茅。迎宾的水果甚得我心,尤其是应季的杏,成熟度很高,在北京很难吃到。我的房间还是河景房,看到伊犁当地的主力水系命脉:伊犁河,水量不小。

 

当地到21点天还是亮着,不过我们北京时差的胃早已开始有所反应。

晚上在突玛丽斯大饭店,丝路酒庄庄主李勇,还带了丝路酒庄在伊犁河谷最东边产区出产的雷司令干白,蛮干净清新,酸度活跃,当开胃酒很适合。尝到了不少当地的特色菜,马肉肠果然很有马味(Bret),霸王牛头气势过人、胶质充沛适合爱美女生,烤羊腿香嫩很棒;

 

必须要提到几种主食真的做得好吃,尤其丁丁炒面筋道质地和烹制火候到位,汤饭(面片汤)鲜香辣调得适口,手抓饭口感丰富鲜香。

 

对了,还有蜂蜜要提一下,餐桌上有款饮料是需要加蜂蜜的,服务员拿过来的蜂蜜,品质不错,口感细腻,而且有淡雅的茉莉等花香,我们刚夸赞了一下,服务员像看到了刘姥姥一般得回了一句:“这就是我们这里的普通蜂蜜。” 嗯,这次必须要买些回去。

 

第二天一早,和丝路酒庄李总聊起当地水果,原来当地还有覆盆子和黑加仑鲜果出产,不过不是这季能吃到的。这季主要吃瓜桃杏李,而且有机会吃到树熟的果子,喜欢!

和李总交流后,又在度娘上确认了一下: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有着各异的小气候和地物地貌,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州8县1市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等单位,人口232.56万。

看了下我们的行程计划,2天,其中安排了参观丝路酒庄的三个葡萄园,分布在伊犁河谷的三个区域:

– 位于河谷中部,是在新疆建设兵团农四师70团这边,相对湿润温暖;

– 位于河谷东边,是72团范围里,库尔德宁以东5公里的一片北山坡上,相对冷凉湿润;

– 位于河谷西边,是67团范围里,相对温暖干燥多风。

 

上午参观的丝路酒庄的葡萄园,就是属于河谷中部,离伊宁20多公里。种植有鲜食和酿酒葡萄,土壤是粘土和沙质混合土壤。当地年降雨量约为400多毫米,主要集中在4、5、6、7和10月。

 

李总提到,当地葡萄园一般4月发芽,10月采收,生长季很长,很多晚熟品种都可以获得糖分和酚类物质的成熟。当然因为光照充分,酒精度会相对偏高。当地年平均气温偏低,酸度不是每年都需要调整,而且也可以用高酸高单宁的Saperavi(格鲁吉亚特色品种)基酒来调整酸度。在酒窖里桶边品鉴的结果看,丝路酒庄的酒还是蛮平衡的,感觉不到酒精热感带来的突兀。

 

另外李总从去年开始,在部分丝路酒庄的葡萄园实施限产。拔除了近半的葡萄藤,然后根据目标产量,倒推出每株的留芽数量。

 

看得出,既有情怀又很务实的李总,对伊犁河谷产区花了很多资源和精力,对当地产区和葡萄园相当了解,也有很大的信心在这片产区做出高水准的葡萄酒。

 

丝路酒庄除雷司令、霞多丽、赤霞珠、蛇龙珠、梅洛和Saperavi(格鲁吉亚特色品种)等品种外,还种了些小味儿多(Petit Verdot),李总对小味儿多比较感兴趣,以后可能会用小味儿多取代Saperavi。

 

 

对于伊犁河谷葡萄酒产区来说,成立于1964年,当地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葡萄酒生产巨头伊珠酒庄,在聊伊犁河谷产区历史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现在伊力特白酒是伊珠葡萄酒的大股东,我们去参观了伊珠的厂区,酒窖,酒厂历史展示区,还品鉴了干红,冰酒等。

 

伊珠老厂房的旁边正在蒸馏薰衣草精油,远远地就能闻到薰衣草主调的香气。

 

午餐吃到了当地著名的兵团大包子。

 

下午去河谷东边72团的路上,看到一片不小的薰衣草田。花田旁居然还有养蜂人的蜂箱,薰衣草蜂蜜! 感谢新疆通的李总,他亲自出马,帮我们搞定了薰衣草蜂蜜。本来他还准备在库尔德宁那边再帮我们弄一些,据说那边丝路酒庄葡萄园附近有更好的蜂蜜,可惜下午我们去时,才得知因为今年气候不佳没有收成。

 

就在李总帮我们去和蜂农沟通时,一帮不太年轻的中老年人,还去薰衣草田里拍了好几张“致青春”照,感觉文艺心都快赶上精品购物的翔大师翔文艺了。

 

说到薰衣草,我们很幸运,每年6月中下旬到7月初正好是新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花季,花季一过就要采收,提炼精油。 伊犁是与法国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富良野齐名的世界三大薰衣草基地之一。我们还去参观了新疆著名的伊帕尔汗薰衣草观光园,这是个4A级景区,成片紫色的薰衣草和马鞭草,勾起点心底的小浪漫。

 

观光园还有不少薰衣草产品,精油,手工皂,面膜,薰衣草干花等,伙伴们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傍晚到达位于伊犁河谷东边,库尔德宁以东5公里的一片北山坡上,丝路酒庄的葡萄园里种着适合冷凉气候的白葡萄品种,霞多丽,贵人香和雷司令。这里年降雨量约600毫升,斜坡葡萄园,行走起来还蛮累,出品就是第一晚尝过的那款清新活跃的雷司令。

 

丝路酒庄庄主李勇

 

周围山坡是半自然状态的草甸,听着山涧溪水声,爬上高处远眺对面,竟有几分瑞士或是意大利山地绿植覆盖的美景。看着夕阳日落,感慨着老天眷顾伊犁的美景资源,做着未来再来这里看景休假的白日梦。

 

 


日落后,降温很快,我们也下撤,前往一户李总相熟的农家乐,长袖薄外套这时候该用上了,温度估计十来度,吃点开胃的西瓜和香瓜,还有树熟的杏。晚餐虽说是农家乐,可鸡牛羊蔬菜等食材很棒,整个菜式出品,除摆盘没那么精细外,口感完全不逊于前一天吃的高级大饭店,最后上的裤带面,让我忍不住想说新疆主食无敌了,立志减肥者还是不要到伊犁哦。

 

最后一天行程,是一路向西,到伊犁河谷的最西边,丝路酒庄在67团的葡萄园,那里已经是和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

沿途还有叫卖吊死干,下车一问,原来是指树熟的杏,吊在枝头有点风干,也叫树上干杏,闻起来会多些杏干的风味,入口更甜。卖果大叔还在晒杏干,也卖野生的黑小麦和枸杞。

 

吊死干

 

 

应季的瓜果桃李杏

 

 

羊交易集市

因为路过惠远古城,我们还参观了惠远古城历史文化展览。

伊犁河谷惠远城,地处战略要地,曾是新疆首府所在,也是丝路重镇。历史上沙俄的掠夺,被迫的赔款割地,疆土内缩,使它从远离边境的地方权力中心变为边陲小镇。伊犁河谷也在历史巨变中,留下不少时光的佐证。包括这新疆最高长官伊犁将军们所在的权利中心的惠远古城和林则徐遗迹,

 

首任伊犁将军明瑞

 

午餐吃到了盼望已久的伊犁河的鲜鱼,还是水准不弱的农家乐。

 

终于到了中国最西边的葡萄园,丝路酒庄在67团的葡萄园,这边年降水仅200毫米左右,温暖干燥多风,从而病害也少,葡萄园生态很好,葡萄藤里居然看到鸟巢,甚至还有鸟蛋。李总前些天来时,还在另一个鸟窝里看到孵出的小鸟。

 


丝路酒庄在这里种植了赤霞珠、小味儿多、马瑟兰、马尔贝克、美乐、品丽珠等品种,约1,000亩。

附近有清代用于防御守卫的战力单元卡伦(图是纳旦木卡伦)。

 


然后我们溜达溜达就到了这个地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因为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哈边界也成了严防死守的区域。

 

当时的念头:自己虽为蚁族小民,能在和平年代和安逸地带生存生活,已是幸运。

 

最后一晚,察布查尔,晚餐,羊排,香椿鸡蛋,牛肉,鱼肉,几道野菜,完满!

 

回京,乌鲁木齐机场转机,传送带上的丝路酒庄巨型酒瓶,有点波尔多机场的感觉。

 

到京,继续……消暑休假后的红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