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产品特展里的那些酒类,再逛希尔顿葡萄酒与美食节

陆江 | 葡萄酒在线

上个月,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后,我参加的第一个美国酒类和食品展,就是【美国农产品特展(U.S. AG PRODUCTS  SHOWCASE)】,这也是第二十六届北京希尔顿葡萄酒与美食节的主题特展。

感谢美国大使馆农业贸易处的靓老师和清华老师的邀请和接待。

事先看了一下参展商名录,有不少我感兴趣的美酒和美食类展商。现场还遇到美食流通领域的熟人Sophia老师。

进入展区,食品类展位人气太爆,美国牛肉,坚果,奶酪等都颇具声誉的产品,很快就排起试吃长队。我就不凑热闹,直奔酒类主题。

因为特朗普刚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他对中美贸易的态度和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很好奇地询问部分美国酒进口商们,是否会有应对措施。得到的答复,基本都是不会有特别的措施,顺其自然,在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下,现金为王,不会去做特别大量的囤货行为。

言归正传,我的主要目标还是来试美国酒,了解学习现在美国酒的风格和大概发展方向。

品试的第一家,就是华人资本的加州索诺玛(Sonoma)产区的酒庄EKTIMO(艾鹭酒庄)。我在九年前第一次接触到这家酒庄。

这次试到了EKTIMO的两款黑皮诺(Pinot Noir):Mt Eden 2019和Dijon 115 2019,有点小惊喜。

黑皮诺是索诺玛产区的代表品种之一,这两款黑皮诺都做得干净细致,酸度活跃,也比较清新,有点偏轻盈细腻风格,酒精度也控制得适当。当然这也是当下索诺玛产区黑皮诺的风格变化方向,不再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重强”风格。

熟悉的进口葡萄酒第一品牌:奔富(Penfolds),也有展位,看到了奔富品牌的Sara SUN老师和两位来自代理商华致酒行的朋友。这些年,奔富为了应对国际政经变化的风险,加速酒款原料国际化。现场的三款就是来自于美国加州产区的奔富品牌葡萄酒。

左面两款:Bin 704 Napa Valley Cabernet Sauvignon 2020和Bin 600 California  Cabernet Sauvignon 2020,虽然没有什么惊喜,可奔富的品质定位和稳定性还是靠谱有保障的;右一的Tribute California Cabernet Sauvignon 2022是奔富做酒179周年的纪念款,有点偏“轻”风格的酒。

挖酒集团的美夏桃乐丝展位,有熟人,我也没客气,试了几款,有收获。

La Crema Monterey Pinot Noir 2019,这款蒙特利(Monterey)产区名庄的黑皮诺,中轻酒体,做得细致干净,集中度还不错,果味清新。

La Crema Russian River Valley Chardonnay 2021和Kendall Jackson Vintner’s Reserve Chardonnay 2023,两款做得细致,水准不弱,用桶差异明显的不同风格莎当尼干白。

还有多了几分清新和活力,没那么腻的仙粉黛Kendall Jackson Vintner’s Reserve Zinfandel(漏记年份了)。

国内酒业资本投资的纳帕酒庄Maxville,现在,在烈酒主业的集团里地位有点不受待见,经营也亚历山大,其实作为酒业案例我已跟踪研究过很久,不过我却是第一次试它家的酒,没想到,整体品质还过得去哦。

加州的酒类品牌代理集团EVO的展位,每次都是美国或加州酒展的人气或流量聚点之一。展位上名气最大的两个品牌/酒庄就是Grgich Hills和Girard。

Grgich Hills的莎当尼干白,因为已故的灵魂人物Mike Grgich是“1976巴黎品评”白葡萄酒第一名的酿酒师,所以备受瞩目,我每次看到EVO的展位都会去品一下新年份,虽然并不是酒庄高端款。

Earthquake Zinfandel Lodi 2021,果味清新干净,没有早些年常见的果酱味道,集中度不错,虽然酒精度是15.5%,不过入口很均衡,没有明显的酒精热感,口中多了几分细致,居然还有比较活跃的酸度。喜欢这类清新偏细致活跃风格的仙粉黛。

还有一些不同风格的美国威士忌。

偶尔还看到,现场有当选总统特朗普(Trump)家族酒庄的葡萄酒,是噱头远高于酒本身品质的标准案例。

美国奶酪这次也有一些特色品种参展,品尝了几款,风味各异。我以前吃的奶酪都是来自于意大利、荷兰或法国等欧洲产区,这次才了解到美国威斯康辛州也是著名奶酪产区,品质不错。

因为是希尔顿的葡萄酒与美食节,所以除了美国农产品为主,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产品。

法国最大葡萄酒生产商卡思黛乐Castel也有展位。

法国南部巨头Gerard Bertrand,他家有我试过的法国南部最好的黑皮诺,还有实力相当可以的Gerard Bertrand L’Hospitalitas La Clape 2019。

老朋友Rebecca和Frank他们的展位,试到一款西班牙Carinena产区品质还不错的老藤歌海娜,特别提一下,虽然这产区和葡萄品种佳丽酿同名,可事实上该产区红葡萄品种,却是歌海娜主导。

他们还代理了两款不同风格的威士忌口粮酒,试了一下,挺有性价比。 

最后展会收尾阶段,和北京著名精酿机构牛啤堂的朋友交流学习了不少,关于精酿的知识,以及精酿在北京市场的现状。挺有意思!

陆江(Maxime LU)

曾为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2015-2019),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Lisboa)等多个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评委;曾为黑珍珠等美食餐厅榜单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创办人、曾为《Decanter中文版》、Prowine中文网站等专业媒体平台撰稿人,走访了五大洲16个酒类主力产区国。

怡园酒庄被迫剥离威士忌等烈酒业务,私有化部分酒庄资产求生存

陆江|葡萄酒在线

国内精品葡萄酒的先锋,怡园酒庄,其母公司:港交所上市企业怡园酒业(08146),于2024年12月5日公布,该公司拟向公司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陈芳出售Pacific Surplus全部已发行股本及待售贷款、于Epic Wealth已发行股本的30%,代价分别为7128万港元及3888万港元。

本次企业重组如果顺利完成。陈芳女士个人将完全持有Pacific Surplus企业,即上市企业怡园酒业现有的所有烈酒业务(含威士忌,金酒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同时陈芳女士个人将持有30% Epic Wealth的权益,Epic Wealth即原上市企业怡园酒业的全部葡萄酒业务(含怡园酒庄),而上市企业怡园酒业将持有Epic Wealth70%的权益。

现在的怡园酒业企业股权结构图:

重组计划如果顺利完成,怡园酒业企业股权结构图:

而陈芳女士本身又是上市企业怡园酒业的大股东。所以本次重组也可以被认为是控股大股东私有化上市企业怡园酒业的烈酒业务和30%的葡萄酒业务。

重组获批完成后,预计Pacific Surplus(烈酒业务)部分,将在上市企业相关报表里确认出售损失32.5百万港元。30% Epic Wealth部分将在上市企业相关报表里确认的出售亏损19.0百万港元。

此外,怡园酒业董事会建议:(i)于独立股东批准有关Pacific Surplus出售事项的决议案及Pacific Surplus完成作实的情况下,向股东宣派、分派及派付Pacific Surplus特别股息,即每股股份7.802港仙 的特别股息;

及(ii)在独立股东批准有关Epic Wealth出售事项的决议案及Epic Wealth完成作实的情况下,向股东宣派、分派及派付Epic Wealth特别股息,即每股股份4.256港仙的特别股息。

这次派息计划,直接引发怡园酒业股价的剧烈上涨,短期超过100%涨幅。因为本次重组计划发布前,怡园酒业股票价格长期低迷,交易极为清淡,股价长时间低于本次计划派息的总金额。

重组后上市企业怡园酒业将继续拥有酿酒厂业务的70%权益。怡园酒业已投放大量资源推广其品牌,董事认为由于具有良好价值,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长远而言,董事对酿酒厂业务的前景仍然充满信心。而短期而言,出售酿酒厂业务的少数股东权益将可在市场低迷时减缓集团的营运资金负担。

而烈酒业务,原计划依靠怡园酒业的葡萄酒业务来支持其坚持到财务上能独立运转,可由于市场低迷,葡萄酒业务自顾不暇。

而烈酒业务这几年市场竞争极度加剧,和烈酒项目设立之初的市场环境已有巨大变化,而烈酒项目距离财务上的独立运转还需时日,上市企业怡园酒业已不堪重负。这次重组就是怡园酒业被迫剥离烈酒业务,求得现有核心业务葡萄酒业务能在低迷市场获得轻装前行的机会。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就连怡园这样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精品葡萄酒生产企业,也不得不依靠私有化重组,获得继续坚持存活的机会。

陆江(Maxime LU)

曾为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2015-2019),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Lisboa)等多个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评委;曾为黑珍珠等美食餐厅榜单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创办人、曾为《Decanter中文版》、Prowine中文网站等专业媒体平台撰稿人,走访了五大洲16个酒类主力产区国。

四年多以来,参加的首场澳大利亚葡萄酒展

陆江 | 葡萄酒在线

前天下午是澳大利亚葡萄酒(Australian Wine)中国区路演北京站活动。这是澳大利亚葡萄酒被封杀四年后,全面再度重返中国市场​,在北京的第一场规模化的路演(酒展)。

预先看了一下参展酒庄&酒商名录,数量不少,熟悉的不熟悉的各占一半,大牌名庄也有一些,能感受到澳大利亚葡萄酒行业对重返中国市场的期待和热情。

我也是时隔数年,第一次有机会集中品鉴澳大利亚葡萄酒,了解接触澳大利亚不同葡萄酒产区的风格现状。同时看看行业里的老友新朋。

最近工作忙,我只能在酒展关门前一个半小时内完成逛展品鉴交流。效率为先,简单记录逛展经历。

看到Rob Dolan展台的Meg Brodtmann MW​,她是澳洲首位女性葡萄酒大师,我在十二年前去澳洲雅拉谷时认识了她丈夫,还有Rob Dolan先生,后来在其它场合遇到过她几次。试了几款雅拉河谷的黑皮诺、西拉和赤霞珠。整体清新细致,果味不错,酸度活跃,把雅拉河谷偏凉爽气候特质展现得到位。

走两步还看到熟人王迈特(Matthew Bahen),他们De Bortol​i还是澳洲甜酒的标杆生产商之一。当然其它干型(不甜)酒也有佳作。

巴罗萨老牌实力名庄​Peter Lehmann,展位上可以品鉴到品质不错的酒庄代表作:2016年份的Stonewell Shiraz。

澳大利亚葡萄酒老牌进口商葡睿,动作很快,今年市场一开放,就已经签下了好几家酒庄/品牌,不乏精品。产区覆盖也挺广,现场看到就有西澳、南澳和维州的产品。我重点对比了西澳玛格丽特河谷产区先锋之一Mike Peterkin的Pierro酒庄,和其儿子Nicolas Peterkin创立的的L.A.S Vino,各自旗下酒款,可以了解到产区两代人做精品酒的理念风格差异。

维州Tahbilk的马珊(Marsanne)单品种白葡萄酒实力依旧。

维州著名的加强酒产区Rutherglen的名庄Stanton Killeen,居然没带加强酒,有点失望,不过也可以试到实力还可以的Jack’s Block Shiraz 2021。Durif(小西拉-Petite Sirah)单品种干红,这是我几年前走访这酒庄时印象深刻的特色点。

Domaine Tournon是法国罗纳河谷巨头M.Chapoutier在维州的项目,旗下系列出品性价比不错,品质定位是中端市场。

南澳巴罗萨的Chis Ringland。这是我曾经买过最贵的澳洲酒的生产商,2001年份Dry Grown Shiraz ,是我学习那个时代追求葡萄极致成熟的标杆酒样。展位上试到的偏新年份中低线产品,尽管酒精度不低,倒是有不错的清新感和果味,据说顶尖款还是16度多的高成熟度风格。另外我买的2001年份的软木塞质量很糟糕,现场特意问了酒庄工作人员,他说2003年份后已更换供应商。

酒展尾声,我还试到一款生姜酒,应该归类在味美思范畴,一入口第一个念头“速速给我来个大闸蟹或梭子蟹”。

对了,还要感谢胡同老师和佟老师,在酒展关门前最后一刻,让我试到了南澳D’Arenberg的Dead Arm,品质在线,新年份和较早年份相比,有了更多的清新果味和活力。

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虽然错过了不少,不过对澳大利亚葡萄酒最新风格的了解还是收获显著。

另外,无论从入门级大单品到精品高端产品,以及多样性和品质稳定性,澳大利亚葡萄酒在商业领域的实力和潜力,依旧在各葡萄酒产区国里有领先地位。

当然中国的葡萄酒市场状况已经和四年前大相径庭,澳大利亚葡萄酒要重回荣耀也是困难重重,需要更多时日和资源投入……其实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还是政经范畴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希望袋鼠能活得理性和务实些。

陆江(Maxime LU)

曾为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2015-2019),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Lisboa)等多个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评委;曾为黑珍珠等美食餐厅榜单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主编、曾为《Decanter中文版》、Prowine中文网站等专业媒体平台撰稿人,走访了五大洲16个酒类主力产区国。

深度采访法国阿尔萨斯产区,先锋标杆酒庄Trimbach

陆江 | 葡萄酒在线

作为阿尔萨斯(Alsace)产区的先锋和标杆精品葡萄酒庄,Trimbach(婷芭克世家)是产区声誉的主要推动者。

我在2002年第一次走访阿尔萨斯产区,从此一直就挺喜欢这个风格独特的法国东北部产区。而第一次对阿尔萨斯产区高水准精品葡萄酒有所认知,是源于20年前的一场品酒会里的一款Trimbach的实力佳酿。而对Trimbach印象最深的,是20多年前看的那部犯罪悬疑影片【汉尼拔】(2001年上映)里的那款Clos Ste. Hune。

如果没记错的话,在中国市场,Trimbach和ASC精品酒业(下面简称ASC)建立合作关系也有20年左右了。这次Trimbach的第12代,统管酒庄商务、市场和销售的Jean Trimbach先生,来华巡回访问就是ASC组织承办的。

正好这次Jean Trimbach先生的巡回访问在北京也有一站,我有幸给Jean Trimbach先生做了一场专访。

陆江:Trimbach在对外宣传时,总在强调自己酒庄品牌和声誉,淡化阿尔萨斯产区这一背景。我想了解一下原因。另外Trimbach在阿尔萨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请简要描述一下。

Jean Trimbach:这是个很宽泛的问题,我们酒庄开始于1626年,现在已经快400年了。别家酒庄种植酿酒不一定一直都是自己家族管理的,而我们酒庄一直是我们自己家族拥有,种植酿酒也是我们自己家族成员在负责管理,从而确保我们的品质和风格都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我们的风格来自于我们的土地,品质完全来自于葡萄园,酒窖并不能让酒的品质变得更好。我们家族自己掌控着葡萄园的管理和品质,我的哥哥Pierre已经负责酒庄葡萄园和酿酒管理43年,现在我儿子Julien也参与其中,已经有10年了,这是我们家族品质风格延续性的保证。

侍酒师、媒体、大厨、酒类藏家们经常提到Trimbach风格,我们在阿尔萨斯有清晰精准的风格定位。媒体中首先提到并描述Trimbach风格的是Jancis Robinson,应该是在三四十年前。我们在市场上已经有悠久的声誉,以及品质和风格的精准定义和传承延续,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提到,我们并不是以阿尔萨斯产区为卖点在销售,我们的卖点是Trimbach的声誉,名字和品牌。

我们酒庄有65公顷葡萄园,是阿尔萨斯产区最大的生产商之一,阿尔萨斯平均每个生产商拥有4公顷葡萄园。我们每年产量8万箱,约96万瓶。

陆江:请您大致介绍一下Trimbach酒庄的产酒理念(哲学)。

Jean Trimbach:首先葡萄园是我们的品质核心。葡萄园的管理,我们践行低产出、100%有机生产,Julien还在葡萄园里养着羊(为了生态)。

然后对于收获的葡萄,我们把在酒窖里的工作,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做酒精发酵,我们不做苹乳发酵(MLF),不用橡木桶,没有其它给酒“装扮”的流程。尽量精简,尽量只用最基础工艺,我们相信我们的葡萄(的品质)和土地(风土条件)。

我们都是100%的农耕工作者,我们出产葡萄,依赖自然。

我们的风格:精准和果味,都是基于自然的果实成熟度和酸度积累。还有老藤,以及地块的品质和土地的表达。综合一体,我们称之为【风土条件】(Terroir),在勃艮第称为“Climat”,包括植物、土壤和深层土壤、还有人类活动,这些都很重要。你可以看到像Cuvée Frédéric Emile,它的风格一直是不变的,除了一个年份,2015年,有11克/升的残糖,但是依旧实现入口很平衡。如果问我哥哥Pierre,伟大的酒的必备要素是什么,他会说有三条,第一是平衡,第二是平衡,第三还是平衡。这就是他当时回复世界各地不同记者提到这问题时的答案。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我可以接受饮用世界各地不同的葡萄酒,只要是平衡的。除了自然、精准,平衡 外,我们喜欢我们的酒,还带有些能量感。我们以干型葡萄酒闻名,除个别特例年份。

特例年份就是前面提到的2015年份,我们有三款是有11克/升残糖的葡萄酒:Trimbach Riesling Cuvée Frédéric Emile 2015,Trimbach Riesling Grand Cru Geisberg 2015,Trimbach Clos Ste. Hune 2015。 因为这是年份的独特性造就的特质,Pierre和Julien决定尊重自然,不再用人工干预进行调整。而且还有关键一点,这三款酒尽管有残糖,可在口中依旧能达成很好的平衡。

陆江: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这几年比较艰难。而和你们相近的德国葡萄酒,在过去两年,在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相对其它大部分主力产区国,表现不错。TRIMBACH和德国葡萄酒有着相似葡萄品种和酒种,是否可以介绍一下TRIMBACH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下一步市场策略?

Jean Trimbach: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尤其是烹饪中用到辛香料比较多的区域,像四川,贵州,湖南等。他们的菜式可以和带着芳香和辛香气息,有不错酸度结构和清新感的酒搭配,我们的雷司令、灰皮诺,以及琼瑶浆等都可以轻松胜任,达到很好的搭配平衡。而像年轻的单宁感很重的波尔多葡萄酒,它们的单宁和一些带有辛香料的精致菜式很难搭配,例如和用到四川花椒的一些菜式,我感觉完全不搭。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进口商能多做一些推广,把TRIMBACH和阿尔萨斯产区介绍给更多消费者,让他们品尝到我们的酒,也和不同地区的菜式进行搭配。

我很期待未来TRIMBACH在中国市场,和我们在美国市场一样,成为阿尔萨斯产区在中国市场占有最大份额的品牌。我们花了30年时间在美国实现了目标,美国市场是我们最大市场,占我们总销售额30%左右(法国国内市场排第二)。

我们将和合作伙伴ASC一起努力。我们的酒适合搭餐,中国消费者将会逐渐意识到白葡萄酒会比红葡萄酒有更好的食物搭配潜力。

另外就像德国葡萄酒一样,我们也说德语,我们在推广时表达的内容和他们类似。然而有些消费者会对甜酒没有那么喜欢,我认为带着果味的干型酒会比带着果味的甜型酒更受这些消费者欢迎,在搭菜中也会更合适。所以我对中国葡萄酒市场充满着期待。

然后中国市场也有很多国际化的菜系,尤其在大城市。像日餐,现阶段我们的灰皮诺,琼瑶浆和雷司令将会有用武之地。当然用雷司令时要注意一点,不要和生鱼片搭配,雷司令的酸度和生鱼片容易搭成令人不悦的金属味道。灰皮诺,琼瑶浆就可以和生鱼片很好搭配。

当然我们和ASC的市场推广合作,是面向长远的市场目标。就像我们在美国市场所经历的几十年的深耕推广。

陆江:现在消费者喜好在变化,要求清新,易饮,干净,更多果味的葡萄酒。还有一些流行的元素,像自然酒,橙酒等。Trimbach是否也会跟进这些新趋势和新元素。

Jean Trimbach:我们已经有400年左右历史,对于消费者喜好的一些变化趋势,我们也会跟随,但不是短期半年一年内就快速跟进,而是逐步逐步地跟进。

对于自然酒和橙酒这些流行元素,我接受他们的存在,但我们没有兴趣涉猎这些流行产品。我看到不少做出自然酒或橙酒的生产商,动不动就宣称是最好的雷司令或最好的“XXX”,很多夸张宣传的行为。可这就是流行趋势,对这类,我们选择不跟随。我们继续坚持我们的传统风格。

我们有自己的客户,他们认可我们的风格,而且很有忠诚度。在法国的30家米其林三星餐厅里,有28家选择了我们的产品。从侍酒师到厨师,都很接受我们。我们的Clos Ste Hune还被客户称为阿尔萨斯的DRC,我还是很高兴有这称号的。我们的作品还被顾客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干型白葡萄酒之一。

对了,因为我们坚持传统风格,我们在酒方面很少变化,近年有变化的,是在酒标上,有小幅调整。

陆江:你们是家族酒庄,我看年轻一代和你们这一代都在一起工作。是否可以介绍一下你们分工?两代人是否会有理念冲突和分歧?

Jean Trimbach:我们酒庄同一代家庭成员都有各自分工。

像我们父辈,家族第11代,我爸爸Bernard负责种植酿酒,叔叔Hubert负责市场销售和财务;

我们这代是第12代,我大哥Pierre负责种植酿酒,我负责市场销售;

我们下一代是第13代,有4位,我儿子Julien从事种植酿酒,侄女Anne和我一起工作,从事出口销售,另一位侄女Frederique是负责公司后台的工作,我女儿Pauline是负责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市场。

我们和下一代,在酒庄运营理念方面,基本没有原则性的冲突,更多是互补。例如,和我一起工作的Anne,很擅长social media,这是我不熟悉的领域,我们各司其职。

还有一件事,我们的4位小辈,都是很自然地主动加入酒庄工作,我们并没有干涉他们在职业上的选择。很多酒庄在下一代传承方面没有那么幸运。

陆江(Maxime LU) 

曾为Decanter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Wine Awards,2015-2019),意大利南部葡萄酒大赛(Puglia)、葡萄牙葡萄酒挑战大赛(Lisboa)等多个国际国内葡萄酒大赛评委;曾为黑珍珠等美食餐厅榜单评委;美食美酒旅游类撰稿人,《葡萄酒在线》创办人、曾为《Decanter中文版》、Prowine中文网站等专业媒体平台撰稿人,走访了五大洲16个酒类主力产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