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窖口味 CELLAR PALETTE

 

酒窖口味(CELLAR PALETTE)

陆江(Maxime LU) 

本文已在《精品购物指南-LE VIN(环球美酒)》登载,转载请标出处。

近年来,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发展势头迅猛,随着一些明星酒款的出现,加上政府招商力度的加大,逐渐成为各方资本角逐的热土。随着国际葡萄酒界的重量级人物们的频繁来访,宁夏贺兰山越来越成为国外葡萄酒媒体关注的中国代表产区之一。甚至在不少媒体的文字里,把贺兰山东麓产区直接定义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产区》,当然从我个人对国内产区的认知来说,觉得加个“之一”,才是恰当。  

前几个月,葡萄成熟季,我应邀去宁夏担任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竞赛评委。这次葡萄酒竞赛参赛的酒款,几乎可以涵盖绝大部分当地贺兰山东麓酒庄的代表产品,当然也包括了那几款已有口碑的精品小酒庄产品。经过4小时的“艰难”盲品,60多款酒,结果出来。有惊喜,整体实力进步不小;也有些失落,某些老问题还是继续。

cave

翌日研讨会,中外评委们直面大部分参赛企业的技术或是企业负责人,复盘品鉴,并交流部分参赛酒款的特点和不足。作为无组织无上司的我,因为也没什么顾忌,轮到我点评时,比较直接地把品鉴酒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给了相应酒庄的工作人员。 

我也总结这些酒中发现的某些通病。当然这些通病在一些国际化经验丰富的团队主导的酒庄产品中,相对表现较好。 我私下和当地几个酒庄的酿酒师沟通,原来当地大多数本土酿酒师团队在葡萄酒生产中,某些重要环节中的判断标准有些偏差,从而导致了现在的结果。不过我进一步交流后也发现,不少本土酿酒师没有很多品鉴国外成熟高水准产品的机会,所以在品鉴判断自己产品时,缺乏参照,甚至把葡萄酒的某些缺陷,也当成了正常特点。 

关于这一点,我和相邻的评委也有讨论沟通,这位相熟的国际评委有趣地提到了一个词“Cellar Palette”,直译是“酒窖口味”,甚为贴切。因为这些具有“Cellar Palette”的酿酒师,因为种种原因只在自己酒厂里酿酒,很少有机会参与国际上高水准的技术交流,也难得品鉴到国外高水准的葡萄酒,日积月累,已逐渐习惯于自己酒窖出产的口味,导致无法判断自己酿的酒是否有瑕疵,从而也无法得到提升。 

其实从我走访的国内不少产区的酒厂来说,有很大比例的技术人员都是在某种程度上的闭门造车。缺乏更多的国际技术交流、培训和品鉴机会,这一点也是国内葡萄酒厂技术人员在提升国产葡萄酒进程中遇到的重要瓶颈之一。 

研讨会尾声,一位当地酒厂的老总拿着他的一款本地作品,请我和相邻的评委一起尝试评价。我们仔细品鉴后,相视……相同的疑问表情。

“Cellar Palette ?”

tasting

葡萄酒大赛的潜规则

看到小齐他老姐写的文字,很有趣.转过来让大家了解所谓葡萄酒大赛和一堆金银铜牌.也揭开了我心中的迷团.

 

一直以来我有这个想法和疑问,我最多能在一次品酒时段内(2小时左右)能清醒明白较有效率地品鉴到数十(<50)款干红,味觉就已经麻木(单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重型坦克,那更是厉害),越往后,单宁的作用会逐渐叠加,无法公正评判后续的酒款. 而葡萄酒品评大赛一天上百款,乃至数百款酒的连续品鉴量,我很难维持味觉和嗅觉的感知水准,我推辞了一些比赛的邀请,因为我觉得我的能力无法实现一致的公正性.一直以为那些”评委”比我有更强大的耐受力.

 

今天看了Chantal的文字,我终于明白了. 我多虑了!大家都一样。

 

尝过不少国内外所谓大赛评出的获奖产品,不少令人失望和质疑,可能很大原由如此。

 

****************************************************************************

评审的那杯苦酒 Wine judges’dilemna

 

这么受罪的活儿为什么做 ? 问得好,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受的罪有没有意义、有没有用才更需要被质问。 

四月初,在上海还被不寻常的冷空气纠缠时,我搭了往赤道飞的班机到新加坡去,喝酒。

 

一共四天的行程,去头去尾,只有两天喝酒,据估计这次有五百多款葡萄酒参加比赛,而我们大概有十五个人,每个评审平均得喝上近两百只酒。这样的葡萄酒比评活动总让同行听了口水直流,而我,一想起来就开始牙痛。牙痛 ? 没错,这种短时间内大量品酒真会搞得人的牙痛 ! 同桌的几位评审在第一天下午就已经发出哀嚎,而我,则在第二天早上刷牙的时候发现不对劲,水、牙膏,甚至连早餐的汤面都让我的牙发酸发软。

 

回想起六年多以前到意大利的酒展Vinitaly担任评审,那也是一次极难忘的战斗。主办单位发帖邀请了全球代表,每个国家一人(除了意大利本国以外),全场大概有近百人的评审,当时我住在香港所以代表香港参加比评。四天半的品酒会里每天平均要喝上约六十款葡萄酒,红的白的、气泡酒和甜酒轮流上阵。第一天上午的味蕾还清醒,人人聚精会神,气氛十分有凝聚力,但从下午起休息的时候意大利裁判们便忍不住到来杯expresso然后继续应战,其它国家的评审在隔天便步入后尘,浓缩的意大利咖啡成了保持头脑清醒的救命稻草,休息时,排队等咖啡的人比上洗手间还多。

 

四天连战下来,我对着镜子观察,舌苔已经彻底染色,而嘴唇和牙齿也不乐观,不笑还好,一露齿全黑,最糟的是怎么刷也刷不掉,灾情惨重。喝了整天的酒,一天八小时下来人都散了,晚餐时看到酒杯都会抖,只能跟侍者挥挥手,给我一杯水就行。在意大利喝水 ? 听起来似乎很不那个,但事实就是这样,酒评审的一天通常以水做结束 ! 舌头都喝麻了,脑子也不清醒了,如果这时还品酒,那么铁定品不出个所以然,无非是咕噜下肚,糟蹋了酒事小,对酒的判断有误导致后来对某酒评判有偏差事大。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担任了许多国际比赛的评审,却没有一次能在我们尝的酒和得奬的酒之间得到验证。我的意思是,这些最终拿了奬牌的酒是否真的是我们评选出来的精英 ?! 也许你觉得很奇怪这话怎说,请容我对这类国际品酒会做个小小的流程解说。

 

所有的酒由主办方编组,每瓶上桌的时候全身给裹得密不通风,评审们面对的是葡萄酒和它的代码,这样的盲品是为了避免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同时也可避免商业关系而导致给分的偏差。评审们在两种环境下品评,第一种是“绝对式”- 会场中严禁评审交谈,而且所有评分直接交回主办方,气氛严肃的Vinitaly属于这种。另一种为“半正式”,品尝时不可说话但末了在给分时可以交换意见,新加坡和几年前的Tempranillos al Mundo就采取这种方式,评审们可以针对某些意见分歧的酒进行讨论并达成协议。而评分方式则根据不同组织有不同的做法,一般说来以百分制的为多(法国则以满分二十),也有给与名次的,也就是说在同一组中最欣赏的为第一名,分数也就越高(比如说需要挑选出5之酒的话,第一名的酒则给五分)。百分制的一大缺点在于评审们给分的宽松尺度不一而会出现争议,打个比方,同一款酒的质量一般,评审A给83分,而评审B只给75,尽管两人都同意这酒不尽人意,但因为对B评审来说75代表者质量平平,而A评审认为83已经体现酒的质量不够好。名次制就没这个误差,但是只能对小规模的品酒进行,对于上百只的酒来说在操作上有技术上的困难。

 

分数打完后,另一个问题接着来了,奖牌是怎么诞生的 ?!

根据OIV的游戏规则,95分以上者为金,90-94为银,85-89为铜。在我品的近两百款酒里,只有三款我给了铜牌,没有银更没有金。可是,一个葡萄酒赛里能没有金牌 吗? 那谁还要来参加比赛 ?! 这可是主办方最不能承担的风险 !! 谁还要送酒、送钱?  (是的,许多国际酒赛要收参展费,一瓶酒从几十欧到上百,请注意,这些钞票并没有进评审的口袋,而是组织方)。然而,来参赛的酒真有让人给出金牌的水平吗 ? 有哪个拿到各大指南95以上的酒会把自己的酒送到这样的酒赛里 ? 结果可以想见,所有的酒得到了免费升等 “Upgrade”的待遇,铜牌成了金牌,落选的也都上了讲台,尤其是绝大多的酒展都有固定数目的奬牌要颁发,那么光我那三块铜牌铁定不够……

 

最悬疑的部份是比评中酒都是盲品来着的 ,也就是说评审们都不知道自己喝了甚么酒 – 喝的时候不知道,喝完以后也不知道,酒得奬以后也不知道,那么到底奖给的是不是评审们给的那只酒呢 ? 还是不知道 ……喝得我们腰酸背痛、味蕾发麻、牙齿打结,酒评审该不该闭着眼相信主办单位 ? 消费者该不该蒙着头买评审们辛苦了一场却无法验证的金牌酒呢  ?

  

ps.根据身经百战的老评审Joel Payne说,只有加拿大办的酒赛忠于裁判们的评断,不放水不乱升等,没有金牌就从缺。问题是有多少像这样的酒赛 ? 要知道加拿大的葡萄酒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